嬴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八月中旬,天气转凉,骊山的暑气一日比一日降低,乡里开始收获黍、稷、稻谷,家家户户修缮谷仓,加固屋顶,子弟入学,一副丰收的景象。
一辆单马轺车离开了汉阳里,头戴朱红色双版布冠的秦越人,卸掉了平时披挂的青铜齐边甲,只是穿着一身轻便的襦袴,前往芷阳县的学室。
正式入学。
曹氏经营多年的酒肆,知道一些兑钱的地下交易,三千多斤铜被她悄无声息的换成了十一万钱。
多出了一万钱。
秦越人心中感叹,当真是持家有道,四级不更积攒一万钱仍旧需要多年时间。
曹氏找到的门路,直接把兑换成十万钱的铜器,兑换了十一万钱。
秦越人有了十万钱的家产,经过官寺的文吏验证过后。
訾选为吏!
还是芷阳令腾举荐他进入学室学习秦律,成为文法吏的一员。
“文法吏是精通法律、行政文书为核心技能的基层官吏。”
秦越人心情大好:“要求掌握法律和多种字体,学习吏事,在官府中实践,司法审判、赋税征收、户籍管理及文书起草等公务。”
他终于不用服兵役。
远离了骊山牢笼!
不过,在进入学室学习以前,需要通过考核,也就是入学考试。
令史子弟到了入学的年纪,参加学室的识字和书写考试,要求背诵默写《苍颉篇》等教材中的五千字以上。
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就能成为‘史‘也就是最低级文吏,没有通过就被淘汰。
秦朝学习方式是以吏为师,不是待在教室死读书。
学室子弟跟在县吏的身边,以读书加实践的方式,学习秦律和政务的处理。
秦越人抵达学室的门口,下了单马轺车,终于见到了秦朝的学室。
学室和县官寺、县狱相邻,因为有狱吏参与教学。
整体的建筑风格,黑瓦配着高大的夯土墙,不少身穿葛布襦袴的令史子弟,纷纷走进了学室,衣服打扮比起黔首好很多。
不过,令史子弟依旧是用布条或者绳子绑着偏左髻。
秦越人头上的朱红色布冠,在众多令史子弟中显得很鲜明,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他跟着人群,走进了学室,对于秦朝的学室感到了新奇。
学室是前堂后室的布局。
前面是讲堂用于教学与集会,后室是学吏办公或档案存储空间。
“阎乐?”
秦越人看到了负责入学考试的文吏,居然是个熟人,正是曾经见过的阎乐。
接触阎乐以后,秦越人详细了解他的籍贯,确定他就是历史上很出名的那个阎乐。
咸阳令阎乐。
另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身份。
赵高的女婿。
只是,现在的阎乐还没有迎娶赵高的女儿。
“秦越人?”
阎乐看见他过来参加学室的入学考试,愣了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你晋升了四级不更?甚至积攒了十万钱?”
“然。”
秦越人笑道:“这趟过来,正是为了进入学室,我记得你在隐宫的学室,怎么来到了芷阳县的学室。”
阎乐得知他进入学室,正式开始学习秦律,拊掌笑道:“善,你很擅长利用秦律,应当进入学室,成为大秦的一名文法吏。”
“至于我嘛,已经担任了芷阳县的狱曹令史。”
芷阳县是个特殊的县,就像咸阳一样,虽然也是个县,却是京县,咸阳令的地位很高。
芷阳县是个大县,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还是秦国进出山东六国的咽喉要道。
骊山、隐宫也在芷阳县的管辖范围内。
由于骊山、隐宫没有单独的司法机构,刑徒互殴、东西失窃等案件,都会在芷阳县讯狱审判。
咸阳是京县。
芷阳是大秦管辖人口最多的县,算上骊山的刑徒,隐宫的隶臣妾,人口媲美一些郡了。
阎乐担任了芷阳县的狱曹令史,可谓是除了咸阳以外,权力最大的狱吏。
“你先去背诵苍颉篇。”
阎乐看向秦越人的眼神,满是欣赏:“等到入学以后,跟在本吏的身边学习秦律。”
这话落下,学室子弟一片哗然。
进入学室以后,以吏为师,子弟的老师分为几等。
最低等的是跟着普通文吏。
中等是跟着佐吏,也就是各曹令史的副手。
最好的是直接跟随令史,相当于直接纳入了令史考察的接班人之一。
秦越人苦笑一声,不知道自己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他相当于读博选导师的时候,直接被一名院士亲自选中,成为了院士的博士生。
可谓是中了五百万的头彩。
偏偏阎乐的身份是赵高女婿......
唉。
不得不说,这层身份也是一种幸运。
直到大秦灭亡,赵高始终都是大秦最有权势的人。
不过,秦越人和赵高不是一路人,就算学习秦律的老师是阎乐,以后不会投靠赵高。
“多谢令史。”
秦越人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想多了,区区一个四级不更主动投靠赵高,恐怕都不会被赵高看上。
“我一定不辜负令史的期望,认真学习秦律,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文法吏。”
“善。”
阎乐捋了捋八字胡:“等到你通过了入学的背诵默写,直接去县官寺的狱曹便坐,抄录《贼律》、《捕律》、《囚律》等秦律,还有《封诊式》。”
县官寺有十几个曹,学室子弟往后在不同的曹工作,就要学习相应的秦律。
狱曹主管司法,学习《贼律》、《捕律》、《囚律》等秦律,《封诊式》是具体案件的案例,相当于狱曹令史以前的判例。
户曹需要学习《田律》。
仓曹学习《仓律》。
秦越人明白阎乐的意思,相当于以后在哪个县局工作,就要学习相应县局的法律条文。
“秦越人。”
秦朝的官吏也有人情世故,负责考试的文吏,直接让秦越人插队,乐呵呵的说道:“你先背诵苍颉篇,再默写出来,如果通过了,名字就能录入宦籍。”
宦籍不是太监的意思。
而是官吏专用的户籍。
秦越人心里一阵激动,立即开始背诵默写秦朝的教材,顺利通过了考试。
他的名字被文吏录入了宦籍。
从今以后,秦越人不再是民,正式成为一个官吏了!
——————————
注1:学室的入学考试,来自于《岳麓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