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的新闻里,主持人慷慨激昂地播报着这些数字,背景是龙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龙腾集团遍布全球的产业帝国缩影。

    “观众朋友们!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两万五千亿美刀!位列世界第三!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了巨大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兄弟邻邦,海东之国,在经历了重组和发展后,GDP也达到了五千亿美刀,成功进入世界前十!这离不开龙腾集团的大力支持!”

    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第三!咱们是世界第三了!”

    “牛逼!这才几年功夫啊!照这速度,超小樱花,赶老鹰,指日可待!”

    “海东国也进前十了?厉害啊!有龙腾带着,就是不一样!”

    “哈哈哈!以后看谁还敢小瞧咱们!”

    兴奋的情绪,如同雪后初晴的阳光,洒满了龙国的每一个角落。

    龙腾集团总部,李云峰的办公室。

    他看着秘书送来的最新报纸和全球经济数据报告,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两万五千亿美刀。

    这个数字,距离老鹰国的六万亿,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龙国的增速,却是老鹰国望尘莫及的。

    “用不了几年了!”

    李云峰低声自语。

    “第一的位置,该换人坐坐了。”

    至于海东之国,五千亿美刀排第十。

    这个成绩,在外人看来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刚刚重组的国家。

    但在李云峰眼里,还是太慢了。

    他清楚,海东之国现在是百废待兴,摊子铺得太大。

    四十个省,四十个省会城市,几乎都在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花钱如流水。

    国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矿产和能源,还没有完全整合、调动起来形成有效的经济产出。

    五千亿,只是个开始。

    李云峰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海东之国那边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一个年轻却沉稳的声音。

    “爸。”

    是他的二儿子,李为瀚,目前海东之国的实际掌舵人。

    “嗯,GDP排名看到了?”

    李云峰问。

    “看到了,爸。国内的反响很热烈,大家都很受鼓舞。”

    李为瀚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别光顾着高兴。”

    李云峰语气平淡。

    “五千亿,太少了。海东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资源,不该只有这点产出。”

    电话那头的李为瀚沉默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

    “爸,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但摊子太大,需要时间。”

    “时间不等人。”

    李云峰敲了敲桌子。

    “我跟你说几点。”

    “第一,修路!按照我给你的那份超级工程设计图,把交通网络尽快给我建起来!尤其是连接各大资源产地和主要城市的干线,速度要快!”

    “第二,资源!矿产、能源、木材、渔业…尽快整合利用起来,把经济先拉动起来!路修好了,城市建好了,配套设施跟上了,才能吸引外资,才能搞活经济!”

    “第三,发展要有侧重。”

    “海东国地方太大,全面开花不现实。先集中力量,把几个基础好、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和经济区发展起来。”

    “至于那些天寒地冻、鸟不拉屎的地方,暂时不用投入太多精力,维持住就行。”

    李为瀚在电话那头认真听着,不时应声。

    “爸,您说的这些,我和内阁大臣们讨论过,我们的思路基本一致。基建先行,重点突破。”

    “那就好。”

    李云峰点点头。

    “执行下去,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