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蜿蜒起伏,气势磅礴。

    水泥的灰色质感,反而透出一种冷硬的力量。

    连接一二层的楼梯下方,没有做储藏间,而是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鱼缸。

    玻璃围挡,里面水草丰茂,几尾颜色鲜艳的锦鲤在里面悠闲游弋。

    二层则是主卧、书房和健身房。

    整体色调偏冷,家具线条硬朗,没什么多余的装饰。

    李云峰的新家,距离最近的村子边缘,直线距离不过五十多米。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村民。

    工程车进进出出,各种新奇的建材和设备,还有那两匹神气活现的宝马,早就成了村里人议论的焦点。

    大家只知道来了个大老板,要在河边盖房子,还承包了村子后面的大片荒地搞什么农场马场。

    “那可太好了!”

    一个村民忍不住插话,“我们都盼着呢!小何经理说了,以后农场要雇人,优先考虑咱们村的!”

    “对对对!”其他人也附和起来,“我们这儿的人,别的不会,种地放牛都是一把好手!”

    “说到放牛,”村支书看向李云峰,“听说李老板您小时候也放过牛?”

    这话是小何之前跟他们闲聊时透露的。

    李云峰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放过。”他淡淡地回答。

    “几岁开始放的?”村支书好奇地问。

    “四岁吧。”李云峰放下茶杯,“在生产队,给队里放。”

    这话一出,村民们都愣了一下。

    四岁?

    那也太小了点。

    “那时候家里穷,没办法。”李云峰说道这里,也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我啊,四岁就放牛,一直放到二十多岁,77年恢复第一届高考,我考上了大学,这才没有放学了,我从57年开始放牛,一直放了20年啊!”

    “乖乖,四岁就能放牛,李老板您从小就不是一般人!”一个村民感慨道。

    李云峰没接这话,转而问道:“村里现在还有多少人放牛?”

    “不多了,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嫌累,又挣不着钱。”村支书叹了口气,“也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还养几头。”

    “以后我这马场建起来,牛也要多养一些,到时候需要人手。”李云峰说。

    村民们眼睛一亮。

    “李老板,您放心!放牛我们是专业的!”

    “几十年的经验了!”

    “保证给您把牛养得膘肥体壮!”

    李云峰看着他们,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正好,我也有二十年的经验,咱们这加起来,不就是百十年的经验了吗?”

    村民们又是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都跟着笑了起来。

    “李老板您真会说笑!”

    “您现在是大老板,哪里还需要放牛!”

    李云峰也扯了扯嘴角,算是个笑容。

    他站起身。

    “行了,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以后农场这边,少不了麻烦大家。”

    “不麻烦不麻烦!能给李老板您干活,是我们的福气!”

    村支书赶紧站起来,“还要感谢龙腾集团呢!要不是龙腾集团来投资,我们这穷山沟哪有这好日子!”

    “是啊是啊!感谢龙腾集团!”村民们也跟着说。

    李云峰不置可否。

    他抬眼望向河对岸连绵的黄土峁,夕阳正慢慢沉下去,给土塬染上一层金色。

    “小何,送送乡亲们。”

    “哎,好嘞!”小何应着。

    村民们又气了几句,被小何送出了院门。

    院子里安静下来。

    只剩下鸡叫、牛哞和风吹过河面的声音。

    孙丽娟走到李云峰身边:“真打算在这儿待五年?”

    “嗯。”李云峰应了一声。

    他走到院角,看着那几只正在刨食的土鸡。

    然后又踱步到牛棚边,看了看那两头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