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媳妇一想到机会来之不易,就老实的跟着两个小的留在了家里。

    小雨现在挣的钱,可比临时工还多,昨天晚上回来,又上交过10块钱了。

    至于这孩子挣的其他钱,他大伯叫存银行,还说以后混的好了,说不准还有能力在城里买房娶媳妇呢。

    昨天晚上,他们夫妻两个兴奋的半宿都没有合眼。

    中午刘玉松两口子,一起招待的三弟,刘玉松拿了100块钱放在弟弟面前。

    刘玉东连忙收起了还款。

    就见嫂子气的将红烧肉推到了他面前,“吃,多吃点,咱们晚上还要回城里,吃不完倒掉可惜了。”

    刘玉东一听,直接敞开了肚皮,妈耶,这红烧肉还有吃不完的?有多少我都能给报销掉啊!

    结果就是——自己挺着个大肚子,坐在那里半天站不起来。

    刘美娟,“叫你多吃点,又没有叫你吃撑了,那锅里还有一些呢,待会儿拿个搪瓷缸一起带回去吧。”

    刘玉东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脸的傻乐,“大嫂,要是知道可以带回去,我就少吃两口了,嘿嘿。”

    刘玉松有些好笑,“瞧你这憨相,你嫂子怕你拘礼,放不开,吃不饱肚子,你居然当真了!”

    刘美娟拿出一套衣服,“这是你大哥给你挑选的。”

    刘玉东摸了一下桌上包装好的衣服,手又缩回了,“吃过就行了,这衣服你们拿去卖钱。”

    刘美娟倒有一些意外,“拿着吧,这是谢礼,只要借钱的都有!”

    一听这话,刘玉东坦然接受了。

    当着大哥的面去了屋里换衣服,“大哥,你看我穿的咋样?”

    刘玉松,“不错,最起码年轻5岁!”

    刘玉东抱起自己的旧衣服,和装满米饭红烧肉的大搪瓷缸,欢喜的准备回家。

    “那我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

    对了,大哥那块田地的收成跟我们是一样的。

    要是一次性的脱粒送到城上,时间一长就变成了陈米。”

    玉松,“那跟你们家一样,不够吃了再脱壳,你嫂子喜欢吃新鲜的。”

    刘玉东,“那我下次来,先给你们脱个100斤!”

    刘美娟,“多谢三弟了,就下个星期吧,玉松,到时你骑三轮车带着小雨回去拿,也方便一点,省得三弟他们扛着费劲。”

    刘玉东,“那感情好!”

    将锅碗瓢盆整理好,刘玉松骑着自行车带着美娟回城。

    路上,刘美娟,“老三帮咱们种地,你也不提工钱?”

    刘玉松有些不自在,“我背后提过了,老三两口子说不要。”

    原来私下里已经谈过这个事情了?

    刘美娟翻了一个白眼,“小雨不时回去贴补点,他们过日子肯定够的。

    咱们也不差那点钱,既然他们不要工钱,以后等小雨买房或者结婚的时候,咱们算着贴补点吧。”

    刘玉松轻轻的嗯了一声,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没敢在婆娘面前说。

    第2天中午吃饭,当着女婿的面,刘美娟将一沓钱扔在小两口面前。

    “这是上次借的钱,收起来吧。”

    刘玉松,“咱们的外债都清了,以后挣的钱,就去郭庄起屋!”

    秀兰将钱放好,“砌屋不够的话,再跟我拿。”

    春生巴不得去他们郭庄造屋呢!以后就跟他们郭家更亲近了。

    轧化厂。

    车间里在沉闷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活跃了起来。

    刘玉松家的小女儿,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的事,被吕二和小胡高调的在车间里传颂了一番。

    那天老刘家请,他们作为服装店里的员工也去蹭了一顿。

    吕二给小翠香买了笔记本,小胡则买了一支钢笔。

    然后就以自己人的身份,与有荣焉的为老刘造势。

    其实刘玉松这个人想低调的,可是背不住这两个活宝的折腾。

    还没有过两天,不但他们车间里人尽皆知,就连整个厂里都知道了。

    现在哪怕上个厕所,老刘都要被恭维一番。

    安静了一阵子的吴正元,又羡慕,又嫉妒,又低落!

    以往这些事情可只有他来干,现在他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也同时是被厂里讥笑的人。

    车间里的老张,还时不时地凑到他面前,脸上挂着假和善的笑容。

    “吴老弟,我记得你家小子今年也初中毕业啊!他难道就没说考没考中重点高中?”

    吴正元一愣,“这小子考过就回家了,我们一家都在镇上,也不知道县城里啥时出光荣榜啊!

    今天就是星期六,下午我去城里看看,我家的小明一直很低调,他这孩子不喜欢张扬。”

    老张的笑容差一点就崩不住了,这老吴真是虎里吧唧的。

    从小镇上能考到县城重点高中去,这可不是一般的成绩可以达到的。

    他刚才也只是问问,工作之余消遣消遣嘛。

    谁知道老吴愣是没有听出来,呵呵。

    “那我们就听你的好消息了,说不定咱们车间里,能孕育出两个状元呢。

    到时候你要跟老刘一样哦,咱们不图酒席吃,跳支烟总有的吧?”

    老吴一听这个就来气,玉松大哥太不拿他当一回事了。

    要散烟也交给自己去散呀,偏偏交给了小胡。

    这死东西散到自己这里的时候,说“没烟了!真是不巧。”

    弄的车间里都在笑他。

    要不是怕被车间主任再次惩罚,他大耳刮子早就扇上去了!

    不过想到儿子或许会争气,超水平发挥一次也有可能的。

    他也做一回大方,“看你说的,我就是平日里再小气,要是我家小明有这场造化,我肯定车间里要散烟的,到时候一个不落。”

    中午回家吃饭,吴正元看着儿子,眼睛睁的像铜铃。

    “小明,听说你刘叔家的女儿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我怎么没有听到你的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