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双穿大唐开超市,小兕子超甜! > 第211章 玉米震惊朝堂!
    李世民在龙椅上坐下,“现在有没有要急的事情?”

    李世民询问了李承乾和房玄龄等人。

    “回陛下,都不算急。”李承乾微微一礼。

    “既然不急,那朕先说点其他的。”李世民看了看张阿难,示意张阿难打开盒子。

    “来看看!”李世民起身指了指盒子里面的土豆红薯玉米这些。

    李承乾等人看完是一脸懵逼,不知道李世民这是想表达什么。

    “这是土豆。”李世民小心翼翼的拿起来,生怕弄坏了一样。

    “陛下,这有何用?”房玄龄忍不住询问。

    “这是一种粮食,这些算是种子吧!”李世民笑着说道:“进入丽质和萧然订婚,想必各位爱卿也有所耳闻。”

    “这些种子是萧然给的订婚聘礼。”

    李世民简单说了一下,这些东西的来历。

    “陛下,这些臣都没见过,是不是很特别?”马周没听说过和公主订婚送种子的。

    “这些东西大唐没有,自然是没见过的,至于说特点.那就是高产!”

    李世民抓起玉米,“这个叫玉米,大唐没有,萧然说这和甘蔗相似,诸位卿家应该能想像,玉米的杆可以做草料,玉米产量差不多在七八石左右。”

    众人猛然抬头,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陛下?臣斗胆,夺少?”李靖这个战场上厮杀的武将,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现在听到这个数字也没办法淡定。

    大唐现在的亩产多少,几人很清楚。

    一二石的样子,记得李世民说高层,最大就是三四石,五石这种产量,几人都不敢想。

    不仅仅是几人不敢想,之前的李世民也不敢想,大唐这个时代的人都不敢想粮食的产量能到亩产十石。

    其他人眼中也满是震惊之色。

    “七八石,诸位卿家没有听错,朕也没有说错,这玉米的亩产就是如此。”李世民提高了声音,说的铿锵有力。

    一个官员反应过来,开口说道:“从古至今,华夏大地,历朝历代也不敢言粟麦亩产过三石!此等‘疯话’若传至民间,恐损陛下圣明!”

    其他人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时代的情况就是一二石,认知就是如此。

    很难让人相信。

    李世民笑了笑,也不生气,“诸位爱卿不信也可以理解,朕刚开始听到也不信。”

    这才是正常的反应。

    要是都信了,那才不正常。

    不等其他人发问,李世民继续说道:“朕这样说,自然是真的,诸位卿家不用怀疑真实性。”

    “朕是天子,怎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是不是?”

    “如果玉米不是产量如此高,如此特殊,凭什么能成为聘礼呢?”

    房玄龄等人赞同的点点头。

    李世民不是瞎搞的皇帝,这一点太极殿的人都知道。

    “陛下,可否给臣看看?”房玄龄问道。

    “自然是没问题的,都看看吧!”

    其他人凑上前,伸手抓起玉米,仔细打量起来。

    一个个看玉米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亩产七八石啊!

    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却摆在眼前。

    “臣在漠北见过回纥人种‘鹰嘴豆’,亩产不过半石。若这‘玉米’真能收七八石半……”李靖的喉结滚动,“那我大唐的骑兵,便能深入漠北百里,不必再为粮草担忧。”

    其他人赞同的点点头。

    房玄龄曾在司农寺账簿上见过贞观以来最高亩产,陇右道的粟米,丰年二石七斗。

    此刻掌心的玉米穗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灼得他喉间发紧:“陛下此物真能亩产七八石啊?”

    房玄龄忍不住再次确认。

    李世民点点头,“自然是,萧然说,若照料得当,玉米可长至一人高,每株结穗两三个,颗粒饱满如金豆。”

    他望向房玄龄,“玄龄,你管民部多年,可知若关中道改种玉米,每年能多储多少粮?”

    房玄龄喉结滚动,声音发闷:“以每亩七石计,仅雍州一州,便可得粮百万石,这相当于……”

    他忽然顿住,不敢再算下去——那数字足以让整个长安的粮仓都堆到冒尖。

    “数十万大军口粮也有了.”作为武将,李靖想到的还是带兵打仗。

    “陛下,此物如此高产,是不是味道不佳,难以下咽?”魏征开口问道。

    总不能如此高产,还好吃吧!

    那不合理啊!

    “不不.玉米嫩的时候,可以煮,可以烧,味道是香甜的,老一点可以储存起来,研磨出面粉,做饭做饼这些都是可以的,而且储存也方便,和大米差不多的,找个干燥一点的地方就可以。”

    怕其他人不信,李世民还是说道:“这样说,诸位爱卿,觉得不真实,等这两天朕准备一下,让诸位爱卿尝尝。”

    李世民这样说,其他人基本上是信的。

    马周拿起一颗,“陛下,臣能尝尝吗?”

    李世民笑了笑,“这个比较老,是种子,有点硬。”

    “吃吧!”

    马周拿起一粒放进口中,咀嚼起来,激动的看向众人,“确实如此!”

    这种老玉米肯定是不如嫩的香甜,但是马周也知道,这种东西绝对不是难吃的。

    “如此高产的种子,要是在大唐推广开来,粮食的产量短时间就会暴涨,这样的话,很多饥荒都不会再有.”李承乾越想越激动。

    “那盛世就要提前降临了!”房玄龄补充道:“大唐的盛世,将是史无前例的盛世。”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

    有这种东西,确实能让大唐提前进入盛世。

    其他人也激动,都盯着玉米,没有注意看旁边的土豆红薯这些。

    李世民主动拿起土豆,“之前超市里面有薯片,诸位爱卿应该不陌生吧!”

    “这个不陌生,脆脆的,很香,甚是美味!”

    不少人都吃过那些零食了。

    “薯片就是用土豆做出来的。”李世民指了指。

    “那这也是好东西,陛下土豆的产量如何,和玉米一样高产吗?”李靖询问道。

    “不一样.”李世民摇摇头,“玉米亩产七八石,土豆的亩产在十石以上!”

    太极殿一下子安静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