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262章 ,王多鱼:静静看你表演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冰城闫家岗机场。

    王多鱼带着刘晓俪她们来到了机场,准备乘坐飞机前往京城参加国庆阅兵仪式。

    刘德本、吕恭良、金立荣、吴从炘等人也都一起前往,韩绝这位常务副校长留在了哈工大,没有跟着一起前往。

    学校还是需要有人帮忙盯着的。

    康裕民这位冰城二把手也在飞机上,他是蹭飞机,因为这架航班是王多鱼包机的,就是那架从波音公司租借来的机。

    这架机在北方航空公司旗下,目前也是唯一一架机。

    在没有飞行任务的情况下,那么这架飞机都会由北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驾驶着在各大航线飞行,主要是测试各航线的飞行路线等。

    比如冰城到东京、广州、昆明、上海、京城、重庆等这几大城市的航线,飞行员们都需要熟悉一下。

    也因为这点,现在跟着一起上飞机航空公司负责人苏宗熙便跟王多鱼建议道:

    “王教授,我们航空公司的航线规划,其实真的不需要用半年时间来确定,实际上三个月,甚至是两个月就可以了.”

    “您或许不知道,自从这架飞机开回来之后,过去这段时间的航线测试,就烧掉了将近三百万元人民币的航空煤油.”

    苏宗熙肉疼不已,因为这样的消耗确实非常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的时候,全国汽油每吨由860元降为810元,煤油从850元降为810元。

    但那是一年前的物价,今年的物价已经涨了不少,其中的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是940元。

    波音737机起飞一次就需要消耗五吨左右的航空煤油,而这仅仅只是起飞时的消耗,还没有计算其他消耗。

    巡航状态下,这架飞机的油耗是每小时三吨。

    这架飞机是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被租借回来了,当时七月底的时候,搭载过王多鱼前往昆明。

    到现在的九月底,已经五个月的时间了。

    如此漫长的时间,几乎做到了每天最少飞行一个来回,然后再进行保养。

    因为是租借来的飞机,所以可劲儿地操弄这架飞机。

    然后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按照平均每天飞行五千公里来计算,根据起飞油耗、巡航油耗、时速等。

    那么五千公里是有两次起飞,那么起飞的油耗就是十吨,波音737机的巡航速度是0.82马赫,也就是每小时1000公里左右。

    换句话说,五千公里大概是飞行五个小时左右,以每小时平均油耗为三吨来计算,那么一个来回五千公里的总油耗大概是二十五吨航空航空煤油。

    每吨航空煤油的价格是940元人民币,一天二十五吨的话,那就是两万三千元人民币。

    过去总共是五个月的时间,掐头去尾,扣除一些保养、加油等时间,减掉一个月,那就是四个月整,也就是按照一百二十天来计算。

    所以这总共的燃油消耗便是两百七十六万人民币。

    苏宗熙一句仅航空煤油的消耗就将近三百万元人民币,还真是没有撒谎。

    毕竟以上数据仅仅只是平均数据罢了,因为冰城飞京城和东京这两大城市,也就是一千多公里,但是冰城飞昆明是三千七百多公里,冰城到广州是三千三百公里,到上海是两千二百公里,到重庆是两千九百多快三千公里。

    而波音737的保养团队都是在冰城这边,以及很多维修的零部件、工具等都只是在冰城。

    所以飞机一般都是当天来回。

    因此来说,平均每天飞行五千公里,只是一个平均数罢了。

    租借来的飞机,又不是自己的,当然需要拼命用啊,要不然的话,岂不是浪费了租金?

    只是苏宗熙还是非常肉疼燃油消耗,实在是太恐怖了。

    “你管它那么多干嘛?现在消耗的钱,以后总能够赚回来,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王多鱼浑不在意地说道。

    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

    可若是因为技术问题等因素,导致小命丢了,那才是可惜呢。

    人死了,钱还没花完,这得多悲催呀?

    苏宗熙道:

    “王教授,道理我都懂,可那毕竟是三百万人民币啊,也太多了”

    “所以要更加努力赚钱啊.”

    王多鱼这句话,直接让苏宗熙自闭了。

    没办法往下接呀。

    “爸爸,爸爸你看外面,那是什么呀?是不是彩虹呀?”

    就在这个时候,小家伙拉了一下他父亲的衣服,指着窗外问道。

    他们这会儿已经起飞了,正穿过云层呢,碰巧就看到了彩虹。

    经常出门的王君宏,见多了这样的情况,他也就自己懂了。

    其实冰城的雨水不多,特别是冬季漫长,下雪天是非常难看到彩虹的,因为彩虹的形成需要空气中有足够的小水滴。

    但是冰城的冬天气温非常低,所以几乎不可能让小水滴存在,也因此想要在冰城的冬天看到彩虹,是极其罕见的。

    “嗯!那就是彩虹,漂亮吧?”

    “真漂亮,这就是彩虹呀”

    小家伙惊叹道,他夏季在老家的时候,帮忙给那些菜园子浇水,用那个水管往空中洒的时候,在太阳光极为强烈的情况下,那就可以看到彩虹了。

    但这种小彩虹,跟眼前天空上的彩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是生活在南方,亦或者是一些海岛,那么彩虹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了。

    给小家伙科普过后,飞机继续抬升高度,很快也看不到彩虹了。

    随着飞机划破云霄,直冲八千米的高空,王多鱼也没有再搭理苏宗熙,而是低头忙自己的事情。

    后者见状,也只能够识趣地闭嘴了。

    三百万对于他来说,或许是非常大的一笔数字,但对于王多鱼而言,并不多。

    因为花了这三百万人民币,就能够提升一点点的生还几率,王多鱼当然不会迟疑。

    一个多小时之后,飞机顺利降落在京城南苑机场。

    现在乘坐的波音737机,飞行时间缩短了不少,对于王多鱼而言,就非常好。

    拥有更为便捷的交通方式,那就是他的追求。

    可惜,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更希望修建好高铁,到时候从冰城到京城,两地虽然是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距离。

    但是按照平均速度超过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话,不计算沿途站点停靠的时间,那么也就是三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个时间点,跟乘坐飞机相比,也不是很远的差距了。

    “嗯?”

    刚走出机舱门,王多鱼就看到了在停机坪不远处等着的于纯顺了。

    刚才飞机滑行的时候,王多鱼还没看到对方,只是知道有人来接他们,但没想到居然是外汇司的领导亲自跑过来接他。

    并且,除了于纯顺之外,吕彦规跟方礼和两人也都来了。

    说实话,他们好像还挺闲的,怎么都跑来机场了呢?

    不过王多鱼也清楚他们肯定不是闲得没事干,而是有事儿找他,否则的话,他们才不会跑来机场接他呢。

    此时也才上午十点五十分,说实话,吃午饭还很早,所以到办公室聊聊天才是正经儿。

    “王教授,欢迎你回来,好久不见呐”

    于纯顺非常热情,笑容满面地打招呼握手,王多鱼也一样,满脸都是笑意,至于有几分真诚,那就不知道了。

    跟于纯顺、方礼和、吕彦规等人寒暄套过后,上车时,却成了大问题。

    他们三人都竭力邀请王多鱼上他们自己的车,可王多鱼只有一个人啊,不可能都上他们的车。

    最后,王多鱼谁也没有选择,而是径直上了哈工大自己的车。

    哈工大现在是特别有钱了,在京城这边也都有办公室,并且也准备了好几辆红旗轿车。

    从一九五八年诞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开始,再到一九六四年确定为‘国车’,再到一九年,因为油耗过高等问题而被迫停产。

    红旗轿车也是经历了许多风雨。

    不过对于王多鱼而言,红旗这款轿车就是脸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车。

    如果是在哈工大,那么他肯定是乘坐奔驰汽车或者宾利汽车等进口汽车,但是在京城,那就没必要那么高调了。

    出于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所有的进口轿车,王多鱼都会让人把它们全都拆开来,检查几遍,然后再重新安装。

    反正有技术员,根本不怕因为拆卸了之后,无法复原。

    “三位领导,我们等会儿见。”

    王多鱼在车窗挥手笑着说道,红旗轿车缓缓离开了。

    方礼和他们三人面面相觑,只能无奈地点头。

    这事儿怨谁呢?

    谁也不能怨,现在还是赶紧坐车追上去吧。

    半小时之后,文津街某大院办公室内,王多鱼坐下来看着外汇司的于纯顺,面色有些惊讶。

    后者刚才已经就乐天集团的事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享,并且也提出了建议:暂时停止继续投资日本。

    “为什么要停止?领导,你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或许我就同意了,但你现在提的这一点,根本说不过去”

    王多鱼问道。

    乐天集团在日本总共有六十七亿美金的投资,这笔钱当然不算少,但也绝对不能够算很多。

    人家老美他们吃肉,王多鱼喝点汤,没问题吧?

    再说了,他可是从年便已经开始投资,看涨日本经济了。

    美国华尔街那群资本家们,怎么可能猜得到这一点呢?

    就算是签订了广场协议,华尔街的那些资本家们,估计也不会想到这一点,只因为乐天集团并不仅仅只是投资房地产,还投资了金融和远洋运输。

    所以于纯顺担忧的风险问题,根本没有不存在。

    至于说日本经济会不会越来越好,这一点还需要问么?

    “我知道日本经济会越来越好,但如果美国这边挥起大镰刀呢?”

    听到于纯顺的话,王多鱼立马反驳道:

    “按照领导你的预测,德国对美国也是有贸易顺差,虽然顺差金额没有日本那么多,但也是从美国这边赚走了不少钱,那我为什么没有看涨德国,反而看涨日本呢?”

    原时空的历史上,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飞速,美元贬值,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首先要明确一点,美国肯定要对日本和德国动手,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整个八十年初期,美国的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说人话就是钱都被日本和德国给赚走了。

    另一方面,美元过强导致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偏高,进口商品则相对便宜,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贸易不平衡。

    这一点其实很矛盾,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自从推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群之后,他们的美联储就大量印刷美元,他们美元的基础货币从一九七一年的八百多亿美金到现在的三千多亿差不多四千亿美元。

    所以,按理说,美元应该是贬值才对,毕竟货币量太多了。

    可惜不是这样的,大量印刷的纸币,只会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七八年年底七九年年初开始的石油危机过后,因此引发的大不列颠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紧接着美国也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国内通货膨胀过高,这是国内的情况,也因此他们美国出口的产品,成本就增加了。

    但在全球来说,美元还是非常能打的,因为美元跟石油绑定了,且美元是全球贸易货币,加上经济危机的八零、年这几年时间里,美联储的利率可是高达十二、十六的呢。

    如此高的利率,当然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回流美国本土。

    因为经济危机、美元强势等种种原因,美国商品出口国外的价格就非常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然就被削弱了。

    说人话,同样一辆汽车,美国产的汽车售价五万美金,日本产的汽车却只需要三万美金,消费者肯定会选择日本产的汽车呀。

    大家都不是傻子。

    就好像之前星云超算这款产品,成本低廉,售价仅为五百九十九万美金,也因此卖出去将近两百台。

    但是克雷公司的克雷系列超算,售价是一千两百万美金、一千五百万美金,不是他们不想降价,而是本身的成本就很高,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摩托罗拉8000X这款手机也是同样原因,因为他们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高,产品生产成本高,所以这款手机在面对无绳电话机和小灵通手机的时候,直接就被打蒙圈了。

    至于说南美洲市场,为什么摩托罗拉手机卖的更贵一些,也能够卖得出去,且销量还算不错,那是因为独门生意啊。

    垄断生意最踏马好做了,没人竞争,所以他们定价的时候就随性很多了。

    其次,当年里根总统上台之后,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生产与消费,使得美元不断升值。

    这也是导致美国年年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美国出口商品越来越昂贵,进口商品却是越发便宜,对美国出口产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也因此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

    如果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肯定要对日本和德国动手,因为日本巨大的贸易顺差被视为对美国市场份额的威胁。

    这个时空,华信公司、Aure、海豚游戏公司等企业出口到美国的电动自行车、掌上游戏机等产品,并没有占据多少份额。

    毕竟日本的出口产品每年都要从美国这边赚走好几百亿美金,极为疯狂。

    接着,王多鱼竖起第二根手指:

    “领导,我跟你说我为什么要看涨日本,特别是看涨他们房地产市场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日本人口更多,他们的面积更小,又是资源匮乏的岛国。

    特别是东京这座城市,他们对房子的依赖非常严重。

    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央行等就会大量抛售美元,以此来逼迫美元贬值,达到美国的目的。

    美元贬值,那么日元对美元就会升值。

    日元升值之后,必然会给日本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使得对外投资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为了能够缓解升值带来的经济压力,必然会采取措施。

    而这一点,德国和日本就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或者说德国更为幸运一些。

    因为柏林墙拆除了!!!

    东西两方统一之后,为了德国带来了额外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源,避免了广场协议的打击。

    有了更多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当然降低了不少,从而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并且德国也实施了极为聪明巧妙的税收政策,使得德国成功实现财富再分配,缓解了经济压力。

    但是日本不同呀,他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超低利率政策。

    这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因此推动了股价和房价上涨,最终形成了经济泡沫。

    “领导,日本是必然要形成这样的经济泡沫,他们没有办法,一环扣一环,这是必然的事情.”

    王多鱼肃然说道:

    “我今天说过的明年,一年之后,领导你再回来看,绝对可以印证这一点.”

    “另外一方面,我之所以持续性投资日本,也是为了躲避美国罢了”

    如果现在的资金,直接从美国这边赚走了,不投资出去的话,人家华尔街等很多资本家肯定能够看得出来。

    美国商业调查公司尼尔森可是经常公布一些数据呢。

    华信公司也好,雕牌公司也罢,哈工大一系的企业出海赚外汇,这是没办法躲藏的呀。

    反观旺旺集团这边,他们就非常聪明,可以完美地躲起来。

    销售公司是美国的,制造公司是中国的,资本母公司是群岛那边。

    利润不会留存在美国,而是会分散全球,成为‘国际资本’的一种。

    这种十分神秘的资本,定然是哪里经济活跃,就会流向哪里。

    比如说投资购买美元资产:美元国债、美国股票、美元外汇等。

    资金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嘛,想要追踪,无疑非常困难,这就是旺旺集团的策略。

    华信公司这些企业躲避不了,那么就只能够堂堂正正地进行。

    现在的国际市场,美国制造生产的产品,不是价格很贵嘛,没关系呀,那就从美国这边购买粮食、石油、矿产等资源。

    这些都是附加值非常低廉的产品,完完全全可以进行购买的嘛,反正跟国际市场价格不会差很多。

    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说的是那些高附加值的制作产品,比如汽车、个人电脑、光刻机等产品。

    因为这些产品十分依赖工人、技术员等,劳动力成本高嘛。

    赚了那么多资金,花在这些原材料的购买上面,这事儿当然划得来呀。

    所以美国赚钱美国花,一分都不带回家。

    他们肯定不会盯着哈工大一系的这些企业呀,毕竟没有贸易顺差,哈工大又没有挣他们的钱,盯个毛线哦。

    日本这边赚的资金,自然是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当中。

    只因为广场协议之后,它们这两大市场,必然会涨。

    现在跑步进场,相当于抄底。

    听完王多鱼的话,于纯顺的脑子还在疯狂转动,但他显然是说不赢前者的。

    不是说于纯顺的脑子不如王多鱼聪明,而是王多鱼准备充足,看人看事非常准确。

    相比较天气状况的模拟,经济规律还是有迹可循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判断出来的。

    因为目前的政策、经济状况、进出口贸易等很多数据,都摆在面前,都是现成的,直接拿来就可以用了。

    而美国人的目的,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呼声等,这些都可以在报纸媒体上面抽丝剥茧看得出来的。

    更何况,美国之前可是一直找日本签订了大量的自愿出口限制等协议。

    好家伙,美国人几乎是把刀抵在了日本人的脖子上,明着跟对方说:“打劫!”

    可就算是这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日本也没辙,他们不屈服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也因此,这个时候,于纯顺听着王多鱼的分析,当然很难找到反驳的理由啊。

    咋办?

    难道真的要继续投资么?

    旁边的吕彦规跟方礼和两人也都瞠目结舌,半天没有话说。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王多鱼都已经连着喝了好几口水,方礼和这才开口说道:

    “多鱼,我知道你可能很想挣钱,但也要顾着我们国内呀,现在我们七机部这边有好几个项目都因为没有资金,被迫搁浅或者暂停.”

    七机部主要是负责航天工业,包括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设计与生产,其下属单位可多了,比如之前王多鱼去过的五院。

    这个五院就是钱学森担任过院长的第五研究院。

    还有航天工业相关单位、战术导弹工业相关单位、航天局和航天总公司等相关单位。

    现如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航天导弹等方面的科研经费也紧张起来。

    按理说,方礼和不应该跟王多鱼开这个口,毕竟哈工大也是七机部下属单位的呀。

    但是哈工大目前不也是在搞五马赫战斗机项目、航天导弹等几个中小型项目嘛,而且即便如此,哈工大也依然还很有钱。

    就这么说吧,目前国内最有钱的单位,绝对是哈工大。

    即便七机部是哈工大的直属领导单位,可也需要跟哈工大商量,而不是直接把钱给拿走。

    眼馋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很穷,就哈工大那么富有,方礼和能够坚持到现在才开口,而且还挺小心翼翼的,已经是忍得够久的了。

    “领导,我没钱,您找错人了。”

    王多鱼翻白眼道。

    又不是哈工大自己的项目,有钱肯定是先紧着哈工大的项目,而不是其他单位。

    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问题是哈工大已经成立了一个曙光超算项目,现在手头上的资金也不多呀。

    如果只是小项目的话,那没问题,几千万人民币什么的,哈工大肯定能够给得起。

    然而能够让方礼和开口的项目,怎么可能知道这么点钱?

    毕竟这可是七机部,那些下属单位就没有一个简单角色。

    连哈工大航天专业、导弹专业等老师教授他们自己弄的项目,一个个都是百万人民币起步,其中的实验室设备和部分材料,更是需要从国外进口,也就是需要外汇配额才行。

    而七机部的这些单位,当然不会是这么小金额的项目,所以王多鱼直接回了一句:免开尊口。

    方礼和顿时哑火了,吕彦规见前者吃瘪,不由暗乐。

    “多鱼,别生气,犯不着跟他们这些人一般见识.”

    这个时候吕彦规站出来充当好人,道:

    “等下我们一起去吃点饭,我又搞了一点好酒,中午我们就浅浅地喝两口,晚上不醉不归,怎么样?”

    王多鱼闻言,道:

    “领导,你肯定也有其他事情,对吧?要不你现在说?中午我还是想回家吃,要不然我怕一顿饭要花掉了好几亿呢”

    吕彦规:“.”

    真的就是无语了,这天就被王多鱼给聊死了,还怎么聊呢?

    根本没办法继续往下聊嘛。

    方礼和趁机插嘴道:

    “多鱼,你的防备心能不能别这么重?来来来,我们展开来聊聊,说实话,我说的这几个项目,如果你们哈工大能够参与进来的话,也是好处多多的”

    听到这里,王多鱼不由瞪眼道:

    “难不成在我们哈工大这边成立一个火箭发射场么?”

    这天没办法聊了!

    以哈工大的环境,怎么可能在校园内成立一个火箭发射场呢?

    而且现在哈工大的航天和火箭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确实还有待提高,所以别说什么建立发射场,就算是能够参与到国家大项目当中,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别说让哈工大主导一些大项目了,那肯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就当是交学费呗”方礼和循循善诱道,王多鱼无语,看了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道:

    “多少钱?”

    哈工大的两位大管家直接不开口说话,让王多鱼也是无语。

    方礼和闻言,竖起两根手指,说两亿。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的瞳孔瞬间震惊,这么多?

    王多鱼也觉得有点多,这学费该交么?

    “不是,多鱼啊,你自己的曙光超算项目直接就是八十亿人民币,说投就投了,咋地我让你们拿出来两亿人民币而已,你就说贵?”

    能一样么?

    一个是自己的项目,当然不可能亏待了自己,要不然他那么努力赚钱的意义在哪里?

    另一个则是别人的项目,王多鱼可不认为比得上自己的曙光超算项目,何况也都说好了是学费。

    两亿人民币的学费,当然就很多呀。

    接下来的时间就聊这一点,王多鱼在听完之后,还是同意了,不过也表示让哈工大的师生能够参与进去,要不然两亿学费白交了。

    直到吃午饭的时候,吕彦规也没有说他的事情。

    他不说,王多鱼也懒得问。

    不过午饭的时候,还是有两支酒,跟之前王多鱼喝过的窖藏酒,有点差距。

    因为这一次的窖藏时间是二十年,并且不是陶制大酒缸来窖藏,所以在风味口感上面,会有较大的差异。

    喝了几次之后,王多鱼对这种窖藏酒,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了。

    怎么说呢,并非窖藏时间越长,酒的口感就更好。

    跟窖藏的器具、时间、环境等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窖藏技术也是非常讲究的。

    上次喝的窖藏三十年的五粮液,因为是陶罐窖藏的,且窖藏得极为完美,酒味虽然是非常淡了,但是香味却更为浓郁。

    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但这一次的酒,是汾酒,虽然也是大牌子,窖藏时间也有二十年往上,但是口感等方面还是有点差距。

    因为是中午饭,所以大家都之前浅尝辄止。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算是蹭了一顿酒,因为他们也很少能够喝得到这样的酒。

    也只有方礼和、吕彦规他们能够搞来这样的酒。

    下午的时候,王多鱼去了相关科研单位,待足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晚上的时候,他还是没办法回中关村西大街这边吃饭,因为吕彦规他们安排了饭局。

    今晚上这顿饭,是在吕彦规他所在的单位食堂包间内进行,里面就放了一个大酒缸,赫然是沾满了泥土的陶制大酒缸。

    “多鱼你看,这就是我给你准备的酒,一九五九年茅台酒厂生产的酒,当年的情况你可能不知道”

    五九年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开始。

    当时茅台酒厂酿造了不少酒,没办法再变成粮食了,又不能卖,最后没辙,有相当一部分就被封存起来。

    后来嘛,有一只蛀虫想着将这些酒据为己有。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被他成功地从仓库记录上面划走了。

    时过境迁,最后这个大酒缸的酒,最终重现天日,现在就到了吕彦规的手中。

    到了他手里,原本是应该拿出去市场换钱的,毕竟这样的酒,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当中,肯定能卖不少钱。

    然而,王多鱼才是最大的户呀。

    谁让旺旺集团是目前国内最赚钱的个体企业呢。

    旺旺集团看似是集体企业,但吕彦规他们都不傻,自然知道这企业其实就是王多鱼的。

    尽管旺旺集团的管理层是郑宝印、王建超、魏若来、梁胜之、薛礼生、曲海平他们这些人,可真正的话事人反而是王多鱼。

    所以这酒想要它利益最大化,自然就是直接送给王多鱼。

    谁让王多鱼也很喜欢喝这种酒呢?

    王多鱼的目光落在大酒缸上面,它还没被打开,口子上面还有裂开一道道口子的泥土盖子。

    就是不知道存放了这么多年的酒,它到底行不行。

    从五九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这种窖藏二十五年的茅台酒,且是陶制大酒缸窖藏的,它们在口感等各方面,肯定更加美味无穷。

    “领导,这酒多少钱?”

    听到王多鱼的话,吕彦规怎么可能让对方买呢?

    肯定是送啊,因为如果是买的话,等下他可就没办法开口了呀。

    然而王多鱼又不是傻子,他当即说道:

    “既然领导你不愿意说,那我就让旺旺集团捐款五十万美金的进口石油好了。”

    五十万美金也不是一笔小钱了,绝对是远超这瓶大酒缸的价值了。

    吕彦规:“.”

    失神过后,吕彦规当即摇头说道:

    “这肯定不行,不行,不行,说好的送给你,怎么能要钱呢?”

    “真的是送给我么?不要钱?”

    王多鱼笑着问道,吕彦规心中打了一个突,他知道王多鱼不好忽悠,所以对方这句话,不好回答。

    打了个哈哈,含糊其辞过去之后,吕彦规赶紧让人上菜。

    开坛,喝酒!

    说实话,王多鱼也是第一次看这种大酒坛开坛,被打开的一瞬间,只有一股较为淡的酒香味,过后,啥味道也没有。

    沉淀了那么长时间的酒,不可能还有非常浓郁的酒香味。

    只有喝的时候,才能够品尝出来这样的香味。

    大酒缸打开之后,专业的酿酒人员开始将这些酒给分装起来,然后用专业的封装器给装好。

    毕竟好几百升的大酒缸,不可能今天之内就喝完了。

    撑死了能够喝完两三瓶,再多的话,肯定就不行了。

    因此剩余部分的酒,肯定封装起来,而不是任由这么放着。

    用那种五百毫升或者是七百五十毫升的小瓶子装起来,如此一来就能够得到五六百瓶这样的酒。

    这么多的话,就算每天喝一瓶,也能够喝一两年了。

    不过王多鱼肯定不会每天都喝,他也不是酒鬼,更不可能酗酒,最多每个月喝两三瓶这样子。

    多出来的酒,拿来送人就好了。

    郑宝印他们这些人也喜欢喝酒,还有刘德本等人,以及约翰米尔诺他们这些老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吕彦规这才开口说道:

    “多鱼,我听海关那边的同事说,你们旺旺集团今年出口了很多商品啊,都是鞋子、衣服等,你们把这些产品卖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真的能够赚到钱么?”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王多鱼撇撇嘴,沉默地点头。

    就是不搭话,静静地看着对方表演。

    讲老实话,如果吕彦规只是打华信公司等企业的主意,那么王多鱼或许还会应答两句,但对方既然聊起了旺旺集团,肯定是要打这家企业的外汇主意了。

    那肯定不行啊!

    广场协议马上就要来了,王多鱼要尽可能地多攒一点钱,尽快上车。

    哈工大一系的企业要多捞一些钱,旺旺集团肯定也要多捞一些,只有这样,未来王多鱼想要成立一些大项目时,就可以游刃有余。

    如果因为资金受限,导致他没办法成立科研项目,完成他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这不是闹心嘛。

    至于说让他像现在吕彦规他们一样,低声下气地跟人开口,绞尽脑汁地搞钱。

    不可能!

    与其这样,他还不如在外面多赚点钱呢。

    吕彦规有点难受,王多鱼怎么就不接招呢?

    难搞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于是他只能够迂回地聊起王多石。

    “你弟弟现在在部队里,表现得还挺不错的,上个月拿了一个三等功”

    听到这里,王多鱼有些恍惚,他确实有些日子没有听说过这个弟弟的消息了。

    倒也不是他这个当哥哥的不关心对方,而是王多石这个弟弟,之前确实让他心累。

    把对方扔到部队之后,王多鱼都省心多了。

    这都好久了,不需要去担忧这个弟弟会不会哪天横尸街头的事情。

    现在猛地再次听吕彦规提及这个弟弟,王多鱼确实有些走神。

    之前王多石就是去了林德洪管理过的部队,而林德洪的顶头上司则是吕彦规,所以后者知道王多石的事情。

    “哦,挺好的,那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