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十月,哈工大行政大楼,书记办公室内,刘德本整个人都因为王多鱼的话,而被惊得目瞪口呆。
“多鱼,你这么说的话,这二十亿人民币和两亿美金也未必够用啊.”
王多鱼闻言,点头道:
“是的,很大概率是不够用的.”
没人比他更加清楚,可能仅仅只是研发阶段便需要花掉不少的资金。
海尔望远镜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物价早就涨了不少,而且国内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拿最近的一个天文台来举例,那就是北极熊帝国的BTA-6经纬台式大型望远镜。
经纬台式大型望远镜的支架,结构简单、轻便、移动灵巧,镜筒可以上下左右地转动自如,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也可方便地使用这种支水架台,对向任意的星空位置。
当然,这种望远镜的缺点:为了跟踪走出视野的星星,必须不断地使用仪器上下左右移动,对于观测者来说,恐怕不会感到那么自由。
而且这可是一个六米的超大型望远镜,比五米的海尔望远镜更大。
直径达到六米的全球最大的单片光学玻璃镜头,其投产的毛玻璃就重达70吨,还要涉及到退火工艺、中心孔、背面等六十个部分的盲孔的所有表面复合加工过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多鱼知道这台BTA-6望远镜的退火工作就长达两年零六天,为了能够实现大尺寸加工,他们还专门研制了大型光学玻璃加工机床KY158.
这台名叫KY158的机床采用金刚石切削工艺,各零部件是铣平面、光学仪器表面粗磨、加工复杂曲面、钻铣孔、整理孔、加工复杂空洞、磨削和研磨抛光平面球面和圆柱面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建造这台BTA-6望远镜,北极熊帝国那边可谓是花费巨大,在运输过程中还派出了大量的大型运输牵引车,甚至还有飞机。
然而这台望远镜直到一九七六年才安装完成,到了八十年代才投入使用,可想而知,它到底有多么困难了。
国外同一时期还有大不列颠跟澳大利亚一起合作建造的3.9米ATT望远镜,美国基特峰天文台4米望远镜,加拿大、法国和美国三家合作建造的夏威夷冒纳基亚山天文台的3.6米望远镜,以及卡拉阿托天文台3.5米望远镜。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英国会在一九八六年建造4.2米望远镜,美国会在一九九二年建十米望远镜,以及一九九九年的GEMINI双子星计划与日本SUBARU八米望远镜等。
所以国外的天文望远镜非常牛逼,而国内目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望远镜。
王多鱼也是因为前些日子,被那位天文学系学生问的数学问题,之后才想到了许多,这才想着未来要完成的科研工作。
“.大型光学玻璃加工机床、镜面真空镀铝真空机组、特殊恒温环境内的独特磨床系统、独特的磨削工具等设备,还有主动光学技术、轻量化设计、高稳定性、大视场观测能力、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听着王多鱼一边掰着手指,一边细说这些设备零部件和相关技术,刘德本眼皮狂跳。
不过,等王多鱼说到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的时候,刘德本这才松了一口气。
“多鱼你早说嘛,这么长时间,那肯定没问题,前期的资金肯定不需要这么多吧?两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够了吧?”
然而王多鱼却是摇头道:
“这恐怕不行,我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直径五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所以相关技术定然不会很简单,这就需要多找几家光学仪器厂、光学研究所来协助,还有大型机床厂等其他单位”
“因此前期的资金投入最少是十亿人民币,进口设备和技术的话,不一定能够用得上,因为国外未必愿意把这些技术设备卖给我们.”
当然,就算他们不卖,王多鱼也不是没有办法。
反正这个大型光学望远镜能够在一九九七年之前投入使用,那么王多鱼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他的话,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王多鱼其实没必要浪费这笔钱,直接去国外申请这样的科研课题就可以了。
但他出国本来就非常困难,就怕他出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才是欲哭无泪呢。
现在的他,某些程度上来说,或许已经跟当年的钱学森,在地位上没有多少差别。
当年钱学森能够回来国内,那真是幸运中的幸运。
要不是太平洋那边的人,如此短视。
以为钱学森就算回来了,在一穷二白的沙漠戈壁,根本不可能种出苹果树,所以才会选择让他回来国内。
可在过去这些年,当年说过这句话人,早就后悔死了。
所以王多鱼不太可能出国,那么他想要搞什么科研的话,就只能够在国内。
刘德本闻言,点头道:
“没问题,十亿人民币的话,我们咬咬牙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咬咬牙?”
王多鱼顿时皱眉道:
“我们现在居然需要咬牙才能够拿得出来十亿人民币?书记,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哈工大什么时候这么穷了?
“不是开玩笑,多鱼,你要知道,过去这段时间,你可是连续花了不少钱呢.”
当即,刘德本便给王多鱼简单解释了一下。
八十亿人民币被划拨给了曙光超级计算机项目,而原本外汇司那边希望王多鱼可以暂停对日本的投资,可后者没同意,于是这里又划拨走了一部分外汇。
除此之外,王多鱼在国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投资出去了不少资金,致使哈工大本身的存款资金,当然就所剩无几了。
听完之后,王多鱼无奈,只能够点头。
钱不禁花这四个字,从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就好像上辈子的时候,王多鱼也是这么过来的,小时候穷得叮当响,能够有五分钱就算很牛逼了。
后来长大了一些,高中足足存了三年,才终于存够了一笔钱来购买一双运动鞋。
再后来上大学,明明手里头也有好几千块钱了,可依然还是不够花。
读博的时候,因为非常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银行存款也有三十多万人民币了,然而依然不够花,因为还不够支付一套房的首付呢。
“书记,我们还是需要开源节流啊”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另外,这一次的科研项目,我会让旺旺集团也参与进来,到时候旺旺集团这边会投资五千万人民币,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刘德本皱眉不已,“多鱼,这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捐款而已,谁敢说不?”
“真的?只是纯粹捐款?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刘德本顿时大喜,连忙追问道。
王多鱼没好气地瞪眼道:
“书记你可真是财迷!”
要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多鱼自然是希望能够哈工大能够在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划拨一部分名额给到旺旺集团。
“哦,旺旺集团需要多少个名额?”
听到只是要大学毕业生名额,刘德本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他希望王多鱼不要狮子大开口,否则的话,他也不好做啊。
明年是一九八五年,那么这一届毕业生就是年九月入学的学生,而这一届毕业生不仅有本科毕业生,同样还有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
“五十个本科毕业生名额和五个硕士研究生名额,书记,这个没问题吧?”
刘德本的瞳孔瞬间放大,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
因为这样的名额,太多了。
“书记,旺旺集团可是拿出来五千万人民币啊,总共五十五个名额,很多么?”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很精贵,他们毕业之后,都是包分配。
哈工大的学生,从八零年开始,就走上了精英中的精英培养路线,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高考状元。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些高考状元们,其实都是在清华或北大,但这个时空,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跑来了哈工大。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数理科方面的状元,文科状元倒是不多。
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并不是王多鱼的目标,因为他们这些人更应该留在哈工大一系或者其他前沿科研机构,而不是跑来旺旺集团。
再说了,旺旺集团目前只是经营钟表、服装、鞋子等产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未来或许钟表也会走高端路线,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那么容易的。
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并不仅仅只是品牌溢价的关系,更是因为这些产品质量就代表了高端。
再牛逼的A货,在真正的奢侈品面前,也只是一个弟中弟罢了。
然而明年,王多鱼即将会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所以需要招聘技术过关的程序员等职员。
而程序员是非常聪明的,并且他们这群人也是哈工大的命根子。
谁让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是哈工大几大王牌院系之一呢?
尽管比不上数学系这个王牌中的王牌,但是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之前可是从计算数学系拆分出来的呢,跟数学系可谓是并驾齐驱的存在。
且现在的这个院系,所有毕业生都早早被预定了,就连目前大一的新生,他们毕业后的去向都已经被定了下来。
不管他们是否要考研,他们一旦从哈工大毕业,就肯定会被招聘走。
因为哈工大一系有很多企业对这个院系的毕业生,都虎视眈眈。
在美国的Aure公司,海豚游戏公司、华信公司、光辉光刻机厂、芯片设计研究院等单位都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
特别是哈工大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项目,这个项目每年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最少二十到五十名的相关软件专业人才、数学专业人才等。
如果旺旺集团要走了最少五十名这样的软件工程师相关人才,那肯定会炸锅。
刘德本当然不同意,所以他跟王多鱼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这才同意了给旺旺集团四十五个毕业生名,本科四十个和硕士五个。
“对了,多鱼,你不是说你很忙么?怎么还折腾这些?是不是有点前后矛盾了?”
谈妥之后,刘德本这才忍不住问道,王多鱼却是笑了。
“书记,建立大型光学望远镜这件事,需要我来出面么?并不需要,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曙光超算都只不过是这个天文台项目的一部分罢了”
“其次是旺旺集团,这家企业只不过是我工作之余的一些零碎想法罢了,不会浪费我很多时间,会有专人替我管理,我并不需要投入太大的精力”
如果将旺旺集团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王多鱼就是大脑、灵魂,郑宝印、王建超、魏若来、薛礼生、曲海平、梁胜之他们这些人就是身体和躯干。
所以王多鱼只需要掌舵好旺旺集团的发展方向,确保它不会偏航太多就可以了。
从书记办公室离开之后,王多鱼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下来之后,他就开始头疼了。
“唉!”
算了,黎曼猜想和朗兰兹纲领就只能够暂时放一边了,先完成其他论文再说。
转眼时间,一周过去了,虞正则这边终于搜集到了所有资料。
拿到这些资料之后,王多鱼花了一个小时来查看,接着这才给虞正则打电话:
“老虞,你帮我通知一下,让你们院系的教授过来参加会议,具体名单,等下我会让小苏送过去给你,会议时间定在明天下午两点”
后者表示没有问题,肯定会通知到位的。
挂断电话之后,王多鱼又陆续给机械系等几个院系的系主任通知了一下,让他们准时来参加会议。
并且他还给刘德本打了一个电话。
为了这一次的天文台项目,王多鱼也算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不过这个项目一旦成立的话,那么天文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绝对是最兴奋的了,因为这事儿对他们最有利。
除此之外,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们也都会非常高兴。
关注天体运动,观察黑洞、超新星爆炸等,这些都是非常前沿的物理科学研究,他们肯定也非常感兴趣。
只是以前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天文望远镜项目罢了,直径五米镜片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啊,就算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那也是非常前沿的科技了呢。
很快,时间来到了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分,所有接到通知的系主任、教授等人都提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来到了数学系教学楼一楼大型会议室内。
而王多鱼跟刘德本两人也在一点五十五分的时候走进了会议室。
看到他们两人进来的时候,虞正则他们都愣了一下,旋即暗暗思考,到底是什么项目呢?居然连刘书记也来参加这一次的会议。
参与这一次会议的院系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机械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材料系、物理系等,总共有六十三人参加。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会议是王多鱼主动发起的,那么大家都纷纷猜测,这或许跟之前的星云超算项目有关系。
其实会议室内的大部分教授们都不知道星云超算已经结束了,更不知道曙光超算已经立项了,只有虞正则等少部分系主任或教授知道一些,但细节也不清楚。
因此,现在会议开始之前,大家都不太清楚此次会议到底是要商量什么。
“感谢大家都来参加我们这一次的会议,我也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小苏,你帮我把资料发下去.”
王多鱼开口之后,苏正淮就开始派发资料了。
很快大家手头上都有了一份资料,率先拿到资料的教授,顿时惊呼了起来。
特别是天文学专业的李裕鸣和朱立顺两位教授,顿时惊喜连连。
“王教授,这是真的么?我们哈工大真的要建立一座直径五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么?”
这样的项目,说实话,真的是太牛逼了!
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个项目本身非常牛逼,更是因为技术啊!
如果不是因为有超级牛逼的技术,那么王多鱼怎么敢建立这样的项目?
可惜,李裕鸣和朱立顺两人想太多了,王多鱼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技术,如果有,估计也需要从国外那边进行购买。
但人家老外怎么可能直接卖给国内呢?
要么想办法,要么等机会。
是的,机会!
“李教授,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你们先别急.”
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大家都先看看文件,我简单说一下,我们哈工大确实要建立一座天文台,本项目的前期资金十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已经在筹集当中”
“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一座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仅退火工程可能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所以前期的项目资金有十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已经差不多够了,后期的资金,慢慢再筹集就是了.”
“整个项目将会细分为二十七个小项目,我已经大致标出来了什么项目需要什么技术,但具体需要多少人员、资金、设备这些,需要你们列出一个详细来”
等王多鱼说完,朱立顺马上举手提出了他的问题:王教授你是否会参与这个项目?
“不会,我不参与这个项目!”王多鱼直接摇头道,朱立顺等人顿时心凉了半截。
虞正则他们也同样如此,甚至十分不解,明明王多鱼都已经主动提及这个项目,并且还成功说服了刘德本这位吝啬的大管家,拿出十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来投资这个项目。
如果王多鱼不参与这个项目,那么刘德本是如何会同意的呢?
“不过,我虽然不参与这个项目,但是你们没有发现么?这个项目并没有计算机相关的小项目,不是么?”
听到王多鱼的话,大家这才连忙低头,翻看那二十七个小项目的名字目录,从上往下看了一圈,再三确认过后,也确实没有看到相关的项目。
就在众人惊讶的时候,王多鱼已经继续开口:
“是的,我领导的星云超算项目,其实也可以说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到时候我会划拨一部分计算机相关研究员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为这个望远镜项目提供计算机软硬件层面的技术支持.”
正如之前王多鱼跟刘德本聊天时提及的北极熊帝国BTA-6望远镜一样,其同样使用了当时最好的计算机技术。
不过在王多鱼看来,这台计算机在如今看来,就有些弱鸡了。
反正王多鱼是不太瞧得上这台计算机的。
李裕鸣、虞正则、朱立顺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还好。
最起码王多鱼是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
否则的话,大家肯定会心里没底,到时候项目会不会黄掉,也说不定。
其实,从八零年之后,在哈工大的这么多项目当中,基本上都没有黄过,因为不缺钱也不缺人,当然不会被黄掉。
当然,如果是技术落后的项目,那就另说了。
今天这场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
王多鱼对这个项目的期待非常大,规定了任务时间是十年,但如果能够更早地结束,那么他肯定会有奖励。
随着王多鱼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很多项目的研发时间,都变得十分漫长。
五马赫战斗机项目的时间更是长达二十年,甚至都不一定能够成功。
仔细想想以前的分布式计算机项目,仅仅只是半年时间罢了,星云超算项目虽然是两年时间,但实际也仅仅只用了一年零十个月左右的时间罢了。
在王多鱼忙完望远镜项目之后,一头扎进了混沌-复动力系统的研究当中。
而此时的曙光超算项目,也正式启动。
八十亿人民币的项目总投资,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已经花掉了超过十二亿人民币,大量的资金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就没了。
每一笔资金流向都经过了详细核查,但吕恭良他们看到之后,还是忍不住惊慌:这造得也太快了吧?
不管吕恭良他们怎么想,庞殿臣、慈云桂他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哈工大的三位大家长都对曙光超算项目的资金去向有监督权,但没有管理权,并且连过问都不行。
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项目资金有贪污等不合规、违法等情况,那么倒是可以介入调查。
转眼时间,来到了十月下旬,王多鱼看着已经完成的论文,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从来没有一次那么酣畅淋漓过”
一篇关于混沌、复动力系统相关论文,王多鱼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工具,可以完全解决三阶方程近似解的问题。
也因为这篇论文,王多鱼对复动力系统、参数空间、双曲几何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所以他想到了更多,也认为自己或许真的需要再暂停多一段时间,深入展开来研究复动力系统、数论与代数几何的方法,如何共同发挥作用。
之前他就想过,他在黎曼猜想和朗兰兹纲领上面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挫折,需要在其他领域获得的成功来填补。
果然没什么毛病。
展开来研究复动力系统之后,他的大脑就更加活跃了。
将这篇关于解决三阶方程近似解的复动力系统的相关论文放入书架之后,王多鱼没有看那篇已经存放了超过两年时间的考拉兹猜想证明论文,转头就坐回到办公桌前,继续工作。
考拉兹猜想证明论文在八二年二月份就已经写出来了,只不过它一直在积灰,根本没有被王多鱼拿出来。
此前倒是还有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几篇论文,跟它作伴,但都被王多鱼给发表了出去。
所以它就‘难产’了。
只因为王多鱼需要保证自己最少有一篇论文是待在书架这边,以此来‘应付’一些特殊情况。
即便到现在为止,王多鱼也没有遇到过较为特殊的情况,但他也不会轻易将这样一篇论文拿出来。
“嗯?”
办公桌前,王多鱼盯着自己写出来的多项式方程,突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对复杂几何对象的研究过程中,他就联想到了许多,刚才他就是在探讨多项式方程的解,发现它好像跟之前他在解决类似费马猜想等问题过程中有些类似。
所以大脑情不自禁地调取了之前的那些记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又开始展开来推导了。
一张张稿纸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如果是外人看到这些几乎看不懂的数学符号,肯定会头疼万分,但是对于王多鱼来说,他不仅仅不会头疼,反而会十分兴奋。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多鱼顿时知道,自己应该是看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有点类似以前的ABC猜想,是前人没有提出来的相关数学问题。
而这个新的猜想,其实是丢番图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就是关于涉及更复杂的几何对象的解,也就是志村簇。
所谓的志村簇,其实是一类具有重要算术意义的代数簇,起源于志村五郎在六十年代对带附加架构的阿贝尔簇模空间的研究。
并且志村簇不仅在代数几何中占据核心地位,还与数论、自守形式等领域密切相关。
这么说吧,志村簇的eta函数与自守L函数的联系是朗兰兹纲领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个研究方向推动了数论与代数几何的深度融合。
“兜兜转转,还是回来了.或者说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自语了一句,王多鱼轻笑一声,然后继续埋头苦干。
说实话,他之前确实有些想要放弃黎曼猜想,只因为黎曼猜想真的太难了。
而如果黎曼猜想解决不了的话,那么想要推动朗兰兹纲领的发展,无疑是痴人说梦。
只不过他溜达一圈之后,还是兜回来了。
当然,他现在也只是提出了关于涉及更复杂的几何对象的解的猜想,他称之为‘王多鱼几何猜想’。
关于猜想的命名,他也遵循着数学界的潜规则,以他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而不是类似之前的ABC猜想一样。
反正是拿来主义嘛,怎么好用怎么来呗。
想法太多,束缚了自己,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
叮叮叮!
就在这个时候,王多鱼突然被旁边的电话拉回了现实之中,大脑高速运转状态被迫停顿下来。
他已经高挂‘闭关’的牌子,勒令苏正淮这位秘书,在没有十万火急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打扰他。
除此之外,他已经设定好了办公室的信号屏蔽器会持续开启,不会再断开,即便是整栋教学楼都断电了,他办公室这边也会有备用电持续启动屏蔽器。
更何况他办公室这边的电源,跟教学楼的其他电源,那可是分开的,是两套系统。
只因为他办公室有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需要有特别的电源来供应,否则的话,这个大家伙启动之后,整栋教学楼,甚至是附近几栋同一电源线路的教学楼都会停电。
所以不可能有人在他办公时间内,打电话给他,只因为座机电话线都被拆掉了,办公桌的小灵通手机也是处在没有信号的状态。
皱眉了一下,他还是拿过手机,看到来电显示是刘晓俪,他不由愣了一下。
小灵通手机的功能非常简单,还没有短信等,但已经拥有通讯录,也有来电显示,所以来电不再只是那么简单的号码,或者完全没有其他显示。
“喂,晓俪,出什么事情了么?”
接通电话之后,还以为出事的王多鱼,便马上问道。
并且说话的同时,他都已经站了起来,朝着门口走去。
现如今,他最亲近的人就是刘晓俪,其次是王君宏和王君安两兄弟,之后才是王美丽她们两姐妹。
一般情况下来说,刘晓俪都不会打扰他,而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王多鱼还以为是出事了呢。
“爸爸,你还不回来吃饭么?我们都已经吃饱了哦”
电话那头响起的并不是刘晓俪的声音,反而是王君宏这个小屁孩的声音,当然,旁边还有李蓉蓉他们几个小家伙的吵闹声。
不是小灵通手机或是无绳电话机的收音效果太好,而是李蓉蓉他们这些小屁孩太吵闹了。
一岁多的孩子,最是喜欢玩闹的时候。
如果是在外面,那么他们肯定是相对安静一些,但如果是在家里,呵呵,他们甚至都可以把家给拆了。
王多鱼错愕了一下,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窗外,视线里,外面确实已经天黑了。
其实十月下旬的冰城,天黑确实很快,五点就已经天黑了,所以他平时六点左右下班,当然没有太大感觉。
另外一方面,家里也是晚上七点才吃晚饭,所以他更加不会着急。
然而他这会儿也同时看到了窗户旁边的大钟,上面的时针分针指向显示目前已经是七点七个字。
他肯定不会认为现在是早上七点三十五分,毕竟他又不是孤家寡人,他自己要是在办公室里通宵的话,刘晓俪肯定会担心坏的。
即便他每天都通宵,但一日三餐也都是按时吃饭的,今天晚饭推迟三十五分钟,确实很少见。
“好,爸爸马上就回来”
王多鱼微笑说道,然后看了一眼桌上的数学稿纸,没有动它们,起身就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他跟门口站岗的保卫科职员吩咐了一句,不需要打扫办公室。
保卫科职员们立马就清楚什么情况了,所以他们严肃点头,表示明白。
回到家的王多鱼,小家伙就立马扑了上来,“爸爸,你难道不饿的么?我六点多就很饿了呢.”
小家伙被他父亲抱起来,表达了他的好奇心。
“你当然饿坏了呀,下午睡醒之后就一直在玩,跑来跑去,弄得满头大汗,都换了一套衣服.”
跟着过来的刘晓俪,笑呵呵地说道。
快四岁的孩子,特别是王君宏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如果不是学习能够稍微固定住他,否则的话,其他时间,他都是到处跑。
现在是十月下旬,冰城早已经供暖了,因此他都是在室内到处玩耍。
外面天寒地冻,肯定不适合长时间待在外面,要不然都冷死了。
可是待在家里的时候,暖和是暖和,但小屁孩肯定不会一直不动的,定然会到处走来走去。
“今天很忙么?都快八点钟了,要不下次我给你送饭过去怎么样?”
念叨了小屁孩一句,刘晓俪又关心地跟王多鱼商量道。
他摇头拒绝了:
“不用,我回来吃饭是也挺好的,而且我不能长时间坐着,也应该要起来活动一下.”
虽然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算得上是工作狂,但他不可能一直都是这么工作狂。
特别是因为工作而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更是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工作永远都不可能做完,但身体健康却是很容易被损坏。
规律的饮食作息,愉快的心情和适当的运动,这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刘晓俪闻言,也不再劝说。
吃过晚饭,王多鱼陪着小家伙做完作业,又陪着几个孩子玩了几个游戏,然后等他们洗澡之后,睡觉前又给他们讲故事。
等忙碌完之后,已经是晚上十点的时间。
他并不是每天都这样,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任务,一般都是刘晓俪她们来完成,他就是偶尔帮帮忙,仅此而已,并不是每天都这么有空。
忙完之后,王多鱼也洗过澡,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半左右。
十一点之前睡觉,这是每天的睡觉时间,因为每天就是七个半小时的睡觉时间,中午再小憩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差不多也就足够了。
但是今天,他刚躺下来,旁边的的刘晓俪就表示今天她想做填空题。
这不是意味着他明天要晚一点起床嘛。
干嘛刚才不早点说呢?
算了,既然她有这样的要求,王多鱼不可能拒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十月底很快到来,办公室内的王多鱼,在稿纸上写道:
“我们把、f()两个点画在这个平面上,再把f()带入方程得到f(f()),然后再得到f(f(f()))……”
这其实就是‘无限套娃’的操作,如此一来,将所有的点都画出来之后,其实可以得到一个图形。
王多鱼都不需要画出来,也能够在大脑构思出它的大致图形。
因为这其实就是椭圆曲线。
众所周知,椭圆曲线是上下对称的,所以假设有P、Q两点,那么PQ连线与曲线的第三个交点R对x轴的镜像点,就是P+Q,R的镜像点为-R,即-RP+Q,那么P+Q也一定在椭圆曲线上。
“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在动力系统中不仅范围有限,还能够回到起点的一组点,这就是有限轨道点.”
自语了一句,王多鱼停顿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思考片刻,这才重新坐下来,继续往下推导。
粗略来说,(一维)复动力系统研究有理函数在黎曼球上迭代的长期行为。
为了计算实多项式g(x)的根,牛顿提出了牛顿迭代法,这是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方法。
“即考虑f(x)x-g(x)/g(x),如果我们选取合适的初始点.”
不等王多鱼继续编写,办公桌旁边的闹钟突然响动了起来,提醒他已经到下班时间了。
自从上次之后,刘晓俪的话让他知道自己‘闭关’确实捣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
所以他就在办公桌前设置了一个闹钟,以此来提醒他自己。
既然闹钟已经响了,那么王多鱼在把闹钟关闭之后,又简单记录了一下关键点和灵感,然后这才收拾起这些数学稿件。
今天必须得打扫一下办公室了。
回到家,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都非常高兴,因为王多鱼准时回家,跟他们一起吃晚饭了。
只不过在晚饭吃了没多久,门口的袁祖亮就冲了进来:
“教授,十万火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