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兴带着顾成才和刘庆元,带着小米到了老郑家,同时,李复兴还带了两斤肉和一大桶花生油。
砰砰砰……
一听敲门声,郑老爷子便马上把门打开。
看见粮食后,郑家人都露出笑容,心里赞叹:复兴真是有本事啊!能一次搞到这么多的粮食!
“赶紧进来!”郑老爷子把李复兴三人让进屋里,接着四处张望一下,这把门关上。
李复兴三人把粮食卸下。
“郑爷爷,袋子里全是小米,此外还有两斤肉和一桶花生油。”李复兴说道。
那桶花生油足有五斤。
“呀!连花生油都有?这也太多了。”郑老爷子说。
原本他想要两百斤粮食,可人家复兴心善,翻了个倍,给四百斤。现在竟然还给了两斤肉和一桶油。
哪有宝贝可以换到这么多东西的?
在北平,有不少人、特别是遗老遗少,都是靠着当古董来过活的。
因此,百姓对古董的行情也是有些了解的,几块钱便能买一个,那些好的也就十多块。
无论多好的宝贝,也是换不来四百斤小米的,何况还有两斤肉和一桶花生油。
李复兴笑问:“郑爷爷,我已经问过了,您家祖上传下来的那东西,的确是个宝贝,您还是要换吗?”
他最后再问一次。
郑老爷子看的很开,点头说道:“对,要换。”
眼下这年月,拿家传宝贝去换粮食的可多了去了。
估计只有李复兴才愿意换给他们家这么多粮食了,要是他带去文物店卖,最多也就能得一二十块钱。
北平今年刚刚成立了文物商店。
现在的文物商店,全都是国有的,把那些专家鉴定过、价值还可以的文物放在商店里卖,不过有能力买的大多是外国人,国家倒也因此赚了些外汇。
如果想把文物卖掉,那按理说便只能去文物商店。
卖给别人或者别的单位,那都算违法行为。
因此李复兴与老郑家这场简交易并不合法,是不能被旁人知道的。这便是李复兴大晚上才过来的原因。
李复兴觉得自己问了对方好几次确不确定卖,也多给了东西,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往后会如何,也都与他没关系了。
交易完成,李复兴三人便匆忙回家了。
李寡妇把地上的袋子打开看了看,里面都是品相非常好的小米,金黄金黄的,也都很干,看来李复兴一点都没有糊弄他们。
她心中对李复兴愈发感激起来。
家里添了这么多粮食,还有一桶花生油和一些肉,这下便会好过很多了,几个月之内是不用愁吃饭了。
“阿兴,你明天带上二十斤小米回家。”她对弟弟说道。
郑老太太问道:“二十斤哪里够吃?”
“娘,阿兴一次性带太多粮食回家可不行,现在到处都缺粮食,要是被村民们知道我娘家有很多,那不就坏事了吗?”
李寡妇的确很聪明。
郑老爷子赞成道:“翠菊说的很在理,不能一次带回去太多。”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现在这时候,大伙都吃不上饭,要是被人家知道你家能吃饱,那不是成了众矢之的么?
阿兴听到这话,心中一阵发虚。
他可是太了解村里什么样了,如果他家有不少粮食的事被传出去,村民们都跑来借,那又该如何?
“三姐,要不我半个月来带一点行不?”
李寡妇说道:“好,这么做是最好的,你跟爹娘说,就算家里有粮食,可也不能敞开了吃,保证饿不死便是了。”
即便从娘家到北平城,得走两天的路,半个月来取一次,的确很麻烦,不过她宁可麻烦一些,也不愿意让娘家被村里人惦记上。
“行!”
这四百斤小米,可不能全给了娘家。不说别的,李寡妇自己都心疼。她已经出嫁了,自然要为夫家多想一些。
突然多了四百斤粮食,家里的大人们都没了睡意,全讨论着该往哪藏。
第二天一早,李寡妇便为弟弟阿兴做了顿丰盛的早饭,让弟弟吃的饱一点。
“路上切莫搭理别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李寡妇在弟弟耳边千叮咛万嘱咐,还为他塞上了一些干粮,让他带着路上吃。
郑老爷子与郑老太太都很满意儿媳妇的做法。
照顾娘家没问题,可要有数。郑老爷子认为,儿媳妇这么做就非常好,很有数。
李复兴仍然是毫不犹豫拿下两分钱的东西。
今天秒杀了十斤醋,还有十只荣昌烧鹅。
李复兴倒是挺喜欢吃醋,不过现在这时代的醋也并不贵,大部分都是零秤散装的。
至于烧鹅,李复兴前世的时候可吃了不少,特别是鹅珍和鹅肝,卖的都不便宜。
李复兴把东西都收进拼夕夕背包中,接着便起床洗漱。
他正推着自行车准备出门办事,迎面看见了找过来的周向阳。
“想找你一次可真难,要是今早上还见不着你。我便得跑一趟李家庄了。”周向阳笑着说道。
“周哥,找我有事?”
要是方便面厂的事,那他便要推辞一下了,他目前并不想多管。眼下方便面厂生产的产品,已经足够制霸海外市场,短时间内根本不必推出新款。
“给你发的奖励。”
周向阳说罢,便拿出来五张刀乐。
李复兴身为研发者,分到了上面发下来的一些叨乐,一共五十,根据眼下的汇率来算,也很多了。
更要紧的是,这可是外汇。
虽然说不上是万能的,可外汇的确可以比国家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李复兴点头收下。
周向阳与李复兴又聊了几句,大部分还是方便面厂的事,他说厂子已经基本扩建完成,李复兴随时可以让人去报道。
“行,谢谢周哥。”
先前抽到签的十个李家庄的青年男女,早就眼巴巴盼望着上班了。
送走周向阳之后,李复兴便骑上车办事去了。
……
李家庄在几天的拼搏下,可算是收完了地里的麦子,之后便是晾晒,等到晒号后,便得带去交公粮了。
但今晚可有个天大的好事,便是李复兴从北平城请来了非常著名的北平京剧团来演出。
听到消息之后,李家庄的村民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周围的村听说后,也想跑来看看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