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炼油”已持续半月有余,简单的设备竟也磕磕绊绊地维持着运转。
只要有稳定供应的原料,这套设备每日便能产出两三吨不同标号的燃油。
尽管油品质量不高,杂质颇多,但对于缺油的“圣光”团队而言,这无疑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意义非凡。
每每看到那黑乎乎的油液缓缓流淌,负责技术的郭毅便会手舞足蹈,有种建功立业的兴奋。
“这要是放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凭咱们这套装置,我敢说能开创一个化工时代,足够支持‘圣光’打下一片天!”
他甚至开始琢磨回收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里头有大量刺鼻的二氧化硫,只需稍加催化氧化,便能转化为宝贵的粗硫酸。
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硫,原因也简单:末世之下,家用塑料制品的收集并不顺利,废弃轮胎反而成了主要的炼油原料。
随着燃油产量节节攀升,新的难题浮出水面——存储。
这可不是用瓶瓶罐罐就能解决的,动辄数吨的燃油,非得有专业的油罐才行。
“我手里哪有那么多油罐哦!”营地办公室里,周青峰倍感头疼。
末世爆发前,他倒是曾以开设加油站的名义,为避难所囤积了十几个储油罐和几辆油罐车。
可那时燃油珍贵,用一点少一点。比如去年寒冬为了取暖,硬生生烧掉了好几吨柴油,把精打细算的萧金浪心疼得直咧嘴。
如今,“土法炼油”解决了燃眉之急,迅速填补了之前的损耗,甚至让原本空荡荡的储油罐变得满满当当,连油罐车都被临时征用成了储油容器。
煤油和柴油还好说,性质稳定,能够长期储存。可挥发性极强的汽油就麻烦了,时间一长,便会自行挥发损耗,无形中造成浪费。
“要不要对外开展一些贸易?”这个念头在周青峰脑海中盘旋。“如果开展贸易,对象又是谁?价格如何制定?又该如何运输?我们又能采购些什么?”
开启一个项目容易,但与之相关的问题会如同乱麻般长出来,需要专业人员来处理。
“圣光”营地与避难所之间架设了高功率的定向路由天线,周青峰坐在办公室里,就能通过内部网络收到萧金浪发来的邮件。
面对这些琐碎而重要的细节问题,他干脆利落地一键转发给了凯莉,并在邮件中批注道:“贸易问题至关重要,由你全权负责此事。”
随后,他又给萧金浪回了一封邮件,提议尽快建立“圣光”执委会,将营地内部的各项事务明确分工,以便高效运转。
至于他自己.,“我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
这话虽然是玩笑,但营地内外潜藏的威胁依旧不小,尤其是在“土法炼油”设备投产后,更是引来了不少外部势力的觊觎。
二十四小时巡逻的无人机每天都能在营地外围捕捉到鬼鬼祟祟的人影。其中既有镇内那些依旧不愿归附的幸存者,也有一些来历不明的窥探者。
在发给萧金浪的内部邮件中,周青峰的语气略显凝重:
“加上郭毅等炼油技术人员,目前设在阿沃尼镇内的‘圣光’营地共有十七名避难所成员。
而外部招募的幸存者则有四十五人,其中‘基本劳动力’超过三十,已经形成明显的人数倒挂。不能不考虑其中威胁。”
“一周前,我已经停止继续招募‘基本劳动力’,并开始着手加强对营地内部的纪律管制。
对于那些胆敢懒惰怠工、争吵抢夺、甚至打架斗殴者,一律处以重罚,并已驱逐了五名屡教不改者。
被驱逐者无一不流露出怨恨和愤怒的情绪。
为了避免留下后患,我已经命令陈瑞动用无人机对这些人进行了秘密捕杀,尸体也已妥善掩埋处理。”
“‘驱逐-捕杀’的手段效果显著,有力地震慑了营地内的不良风气,对于树立团队的威望大有裨益。
但是……
根据我的观察,营地内依旧有小股‘基本劳动力’在暗中抱团,甚至有人在偷偷收取保护费。
只是因为工分是记录在我们的服务器上,并非实体货币,所以保护费的缴纳就演变成了一种更加隐蔽的‘强制赠予’形式。”
“由于‘基本劳动力’更加辛苦,报酬也相对较低,他们普遍对‘圣光’管理团队以及受优待的幸存者抱有敌视态度,对于我们的调查也不配合。”
邮件的最后,周青峰坦诚地讲述了团队管理中面临的一些棘手问题,并向经验更为丰富的萧金浪请教,该如何有效地甄别队伍中的“坏人”。
“由于‘基本劳动力’每天都需要外出拾荒,很难控制他们和外面的幸存者进行接触。
被驱逐的人员中就有企图偷偷带武器回来的,审讯中表示‘带武器’就是想浑水摸鱼,也有人承认有外部幸存者企图拉拢他们。
我打算在近几天主动对镇内进行打击,消灭那些不稳定人员,免得他们成为营地的后患麻烦。”
——
周青峰的邮件里显得杀气腾腾。
而营地外部的环境也的确如他所言,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就在他指尖敲击键盘,给萧金浪发送邮件的同时,两道鬼祟的身影正悄然逼近阿沃尼镇的外围。
其中一人正是上次在“聚会”上露过面的斯科特,另一人则来自附近另一个镇子,名叫林奇。
两人如同潜伏的野兽,猫着腰攀上了镇外的缓坡,探头探脑的举起望远镜,小心翼翼地窥视着营地内的动静。
“见鬼!”斯科特透过镜片,一眼就瞥见了营地中新竖起的高耸设备,忍不住咒骂了几句,“我上次离开的时候,可没看见这玩意儿!”
那是一座功率十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约莫十米高的塔架巍然屹立,三片六米长的叶片在微风中缓缓转动,每天大约能提供六十到八十度的发电量。
这种小型发电设备虽然发电量不算大,但配合着简易的变电和储能装置,却足以维持营地内基本用电设备的运转。
第一台目前运行良好,第二台正在施工当中。
“架设这种东西可不容易,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可不好找啊。”
林奇压低声音说道,他此行是专门从隔壁镇赶来的。通过斯科特的牵线搭桥,他已经和营地里的萨尼取得了联系,正琢磨着如何狠狠地捞上一笔。
然而,仅仅是今天的初步探查,就让林奇感到这“圣光”的营地远比想象中棘手。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周青峰这伙人不仅搞定了‘炼油’和‘发电’,还筑起了粗犷而坚固的金属围墙。
那是利用镇内的拖车和起重机,组织几十号‘基本劳动力’,将数百部废弃的车辆层层叠叠地堆砌成而成。
围墙圈起来的区域大约只有一百五十米见方的面积,却囊括了镇内最具价值的部分。比如水塔,超市和诊所。
之前电力中断,水塔停止运行。
而现在有了风力发电提供的电力,抽水机终于能够偶尔运转一下,能为营地内不到一百的人口提供基本的用水。
至于那间超市,内部的货架早已被洗劫一空,但宽敞的空间却非常实用,无论是居住还是囤积物资都很方便。
诊所的情况稍好一些,虽然药品被掠夺殆尽,但基本的医疗床、手术台以及一些仪器设备都还在,只要能配备相应的人员,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个营地在末世的废墟之上顽强地运转着,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避风港。
林奇看着这个井井有条的营地,眼中充满了贪婪和嫉妒,这可比他在附近另一个镇子上胡乱搭建的“据点”强了太多。
要知道他和斯科特是骑着摩托车来的,光是为了给摩托车的油箱灌满油,就费了他们九牛二虎之力。
而这个“圣光”营地竟然能够自己炼油,这简直让他眼红得要命。
“别光盯着这营地的好处,控制这里的黄皮猴子可不好对付。”斯科特以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告诫道,
“我可是有几个同伴混进去了,就因为一点小冲突被他们给驱逐了。然后,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完全不知去向。”
“打架?”林奇轻蔑地嗤笑一声,这种伎俩他在末世前就见多了,反问道:“你们是想试探营地内的反应吧?”
就像监狱里的囚犯故意闹事,很可能是为了转移狱警的注意力,掩护其他方向的小动作,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挑衅,摸清狱警的底线。
“‘圣光’营地不是监狱……”斯科特的脸色有些凝重,语气也变得低沉,“它比监狱还要恐怖。
一旦被他们吸纳,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胆敢闹事就会被‘驱逐’……而所谓的驱逐,实际上就是暗中处决,彻底抹除。”
他还用手指指向镇内的几栋房屋,“注意看,那些屋顶上都安装着监控摄像头。
地面还有机械狗,沿着固定的路线不知疲倦地巡逻。这就是他们的固定哨和流动哨。”
“此外,天上还有无人机在盘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广阔清晰。我们必须保持在五公里以外的距离才相对安全,否则一定会被它们发现。”
斯科特的语气带着深深忌惮,“所有通往营地的路口都设置了醒目的警告标志。
任何外来者胆敢闯入,都可能遭受毫无预警的攻击。而攻击往往来自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遥控武器站。
那玩意据说能够自动识别人脸和人形,瞄准的速度和精度甚至比真人还要快,一旦发起冲击,几乎是必死无疑。”
听到这番话,林奇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他收起望远镜,眉头紧锁地问道:“看样子是真不好对付啊,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最好的办法是用装甲车辆强行冲进去。”斯科特语气狠厉的说道:“那伙黄皮猴子的布置确实厉害,但他们的武器不够强,打不穿装甲就等于白搭。”
林奇闻言,哈哈大笑,意味深长地看向斯科特,“你盯上了我们那几台改装的装甲推土机,是吗?
那玩意儿确实是用来攻坚的利器。放心,我们准备几天,就用推土机把那些黄皮猴子推平了。”
——
为稳妥起见,林奇原本还打算再观察几天,多做些准备。但身处营地内部的萨尼却觉得每一天都如同煎熬,要坚持不下去了。
在其认知里,亚裔一直是温和、胆怯、好欺负的代名词。
可这次他所接触到的亚裔却彻底颠覆了所有固有印象,展现出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强硬、高效和凶狠。
周青峰对待白人,是又拉又打。
拉的话,他身边能有康格斯和詹妮弗,还能提拔莱拉和内德维德——内德维德甚至反抗过他,也被重用。
打的话,那真是动辄得咎,‘基本劳动力’必须时刻隐忍,遇事就上报,否则就会被‘驱逐’。
至于说高效,那就要说到营地建设。
风力发电机是一周前运抵营地的。安装过程颇为复杂,需要先夯实地基,再小心翼翼地吊装巨大的塔架,最后还要将沉重的叶片和发电机组装到位。
第一台风机安装完毕,经过测试运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极大地缓解了营地内的用电紧张。
于是,后续风机的安装任务也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这项工作显然不是十几名避难所成员能够独立完成的。
周青峰果断地从“基本劳动力”中挑选了几名有专业技能的幸存者,让他们转岗成为技术工人,不再需要每日辛苦地外出拾荒。
由于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这些被选中的工人能够获得更高的工分,从而换取更好的生活物资。
最近,营地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批新鲜的海鱼,这无疑为营地的食物结构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厨房”开始供应喷香扑鼻的“香煎鱼柳”——一条条煎至金黄的鱼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只要有足够的工分,就能享受到这份美味。
换过去,鱼柳不过是一份普通食材,但现在匮乏的生活下,能吃上鱼柳成了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享受。
仅仅因为这一点优待,萨尼暗中控制的‘小黑帮’差点土崩瓦解。
七八个原本只能天天啃食寡淡无味的盐水煮土豆的“基本劳动力”,纷纷动摇了心思,争抢着要去当技术工人。
为了避免内部矛盾激化,萨尼费了好一番口舌,软硬兼施,才勉强劝住了自己的手下暂时忍耐,放弃了争取技术工人岗位的机会。
可看着其他人大口朵颐着鲜美的鱼柳,自己却只能对着索然无味的土豆发呆,那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尽快发动攻击,把这个营地彻底拿下来!”
萨尼为此愁眉苦脸,焦躁地在简陋‘宿舍’里踱来踱去,“我能哄一天两天,哄不了一周两周,万一那天有人告密,我就完蛋了。”
除了眼前的危机,萨尼还另一个疑问:“这帮黄皮猴子有肉罐头可以理解,毕竟那是末世前就能提前储备的物资。
可是,他们到底是怎么搞到新鲜海鱼的?阿沃尼距离海岸线足有数百公里之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捕捞到新鲜的海鱼。
难道……这个营地竟然还跟大海那边保持着某种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