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入侵美利坚 > 第136章 维和?
    因为在安装炼油设备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内德维德作为重要技术人员,被特批每周拥有两天假期,能和妻子女儿休息。

    既然是休息,就不能在阿沃尼镇的营地了。一架‘疣猪’给营地送物资,回程时带上了几名受优待的技术人员,

    避难所的生活条件要比营地好太多,这里场地大,设施全,影院、滑冰、餐饮都有,成了休假首选.也是唯一选择。

    休假人员刚着地,就看到附近的公路跑道上停着另一架更大更奇怪的飞机。内德维德惊呼道:“老天啊,你们怎么搞到这东西的?”

    ‘卡特琳娜’水上飞机,二战时期装备的老东西了。米国生产了三千多架,病毒爆发前依旧有人在使用它。

    周青峰在考虑末世该用什么飞机时,电动的‘疣猪’成为短途运输的首选,但长途运输怎么办?

    能飞上千公里的飞机很多,但皮实耐操维护简单且适应性强的就很有限。选来选去,最终选了‘卡特琳娜’。

    作为有钱人,周青峰没选那些二战时期生产,持续维护几十年的古董货——米国的航空改装市场给他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避难所的“卡特琳娜”是全新制造的,在保留经典外形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升级。

    机身骨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部蒙皮则换成了更轻更坚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空机重量从原本的九吨多降低到了七吨以下。

    驾驶舱内,全套的现代化操控和导航设备取代了二战时期的老旧仪表,大大提升了飞行的安全和便捷。

    为了适应长途飞行,机舱内部还贴心地设置了床铺、简易厨房和卫生间。

    在动力方面,新款“卡特琳娜”依然选择了活塞式发动机,以适应末世的低品质燃油。

    但发动机使用现代技术的新款,动力输出直接翻倍,巡航时速也从原来的二百二十公里提升到了三百四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新的“卡特琳娜”完美地继承了水上起降的能力,这使得它在末世的复杂环境下拥有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其机翼油箱的总容量超过七千升,最大载重超过三吨,最大航程更是达到了六千公里,足以轻松横跨整个北美大陆。

    这种现代化仿制版的“卡特琳娜”单价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价格不菲。

    财大气粗的周青峰一口气订购了五架,并且还要了十倍分量的维修工具和配件,加急订单的总金额超过了一亿美元。

    接到这笔巨额订单的飞机制造公司自然是喜出望外,以为遇到了一个不知行情的超级富豪,于是加班加点地赶制。

    然而,就在制造厂完成并交付四架“卡特琳娜”的制造后,席卷全球的病毒危机爆发了。

    这四架崭新的“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成为了周青峰手中唯一能够执行远程运输任务的宝贵工具。

    今天,停在跑道上的“卡特琳娜”的油箱里灌注了五吨“土法炼制”的煤油,宽敞的机舱内则堆放了两吨面粉、果蔬和食用油,

    它即将起飞,前往一千两百公里之外的巴哈马——周青峰准备的避难所中,在巴哈马的那艘十几万吨游轮是耗费最大的一个。

    病毒爆发时,有超过两千人登上游轮避难。这批人也吃了一年的末世苦头,急需和外界进行人员和物资交换。

    十几万吨的游轮是一座小型城市,光内部存储的油料就有几千吨,是一件不能舍弃的超级装备和巨大资产。

    萧金浪有意将游轮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海上基地。

    地面上养猪养鸡其实不容易,因为缺乏饲料和农技人员。大海却是个天然牧场,鱼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四架‘卡特琳娜’目前分配给不同的避难所,八个双人机组每天要飞十几个班次,航迹遍布北美各地,运输总量已经超过两百吨。

    ‘游乐场’对外提供自己出产的农作物,同时收容了两百多名其他避难所的冗余人员。

    在内德维德来休假,发现‘游乐场’内的人数远比自己想象的多。一架‘卡特琳娜’刚刚降落,送来了六七个留着小平头的精壮汉子。

    萧金浪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前去,热情地与为首的几人握手,直接将他们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太好了,你们能来真是太及时了!”

    周青峰早期为了拓展低空飞行器业务,不仅收购了‘电力飞行’,还从国内高薪招聘了一批‘小平头’担任业务员。

    他有钱,且越来越有钱,能开出二三十万的年薪,前前后后招募了七八千名‘小平头’,将他们派往全球各地推广“疣猪”。

    只是‘电力飞行’在米国的业务一直未能顺利铺开,留在当地的业务员并不多,不少人转去了巴哈马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等到病毒在全球爆发,这些身处异国的‘小平头’们迅速组织起来,绝大多数都进入了当地的避难所,在艰难的环境中熬过了一年。

    但眼前这批‘小平头’却有些特别,他们是老萧的同僚,在末世这一年里并没有躲在避难所苟延残喘,反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各地活动。

    领头的汉子名叫林安全,半年前曾秘密回国一趟,这次又搭乘“卡特琳娜”在北美洲的各个幸存者聚居点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最终来到了“游乐场”。

    萧金浪亲自倒上水,又拿出一些干果和瓜子放在桌上,迫切地想了解全球当前的局势。

    林安全接过水杯,神色凝重地说道:“之前‘圣光’有一份绝密报告,你应该看过了。目前全球的情况跟报告上推演的基本一致。”

    所谓的“绝密报告”,是周青峰当初在华盛顿特区活动时,结合美国卫生部的一些内部数据,撰写的关于病毒演化趋势的备忘录。

    说是备忘录,其实更像是回忆录。

    老萧自然看过这份报告,当时他还觉得周青峰的预测过于悲观,但现在看来,几乎所有的预言都一一应验了。

    “国外是真的遍地哀鸿,很多地方都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一片混乱。

    国内的情况要好很多,目前已经缓过气来,正在积极维和人员,准备对周边国家展开人道主义救援。”

    维和?人道救援?

    老萧露出一副“咱们都是自己人,你大可以把话说明点”的表情,他笑问道:“咱们这维和人员是不是都穿着作战服,扛着枪的‘小平头’啊?”

    林安全一脸严肃地回答道:“维和人员执行救援任务,携带必要的武器是国际惯例。

    毕竟境外情况复杂多变,万一遇到不讲理的黑恶势力,总不能赤手空拳地吃亏吧?”

    这倒也是。

    林安全继续说道:“国内是刚刚缓过来,不敢掉以轻心,目前略有余力维持东南亚和日韩一带的和平,北美这边暂时是鞭长莫及。

    但国内并没有放弃向美利坚的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考察北美地区的具体状况,为后续行动做铺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我最近乘坐‘卡特琳娜’在各地观察的情况,北美各地都有一些零星的势力在崛起,而且有重新联合起来的趋势。

    但是,这些势力的行事方式非常的不民主,也不自由,我们是不能对此坐视不管的……”

    老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已经对国内的意图有了大致的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愿意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但眼下更专注于解决周边的问题,暂时无力顾及遥远的北美,却又不能放任不管。

    “所以,北美这边的事情,主要还是得靠我们自己了。”萧金浪缓缓说道。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们这不是来了吗?”林安全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一些,“你们这边现在有什么麻烦需要我们帮忙的?”

    “帮忙整顿一下治安吧。”

    ——

    林安全等人抵达的第二天,在阿沃尼镇的萨尼一伙人开始盘算着逃离这个让他们累死累活的地方。

    他们借着外出拾荒的名义,小心翼翼地避开探索队安装在镇内的监控摄像头,悄无声息地溜到了镇外。

    这半个月来,七八个“基本劳动力”总算能勉强填饱肚子,体力和耐力都恢复了一些。

    萨尼心里惴惴不安,总觉得身后有人会追上来,因此脚步不由得加快。

    等他们徒步几公里走到镇外时,已经感到眼前一阵阵发黑,胃里空荡荡的咕咕直叫,一股酸水直往上涌。

    “那帮黄皮猴子是故意的!”萨尼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道,“他们就是不肯让我们吃饱。

    每天供应的食物都精确地计算着热量需求,多一卡路里都不给。他们怎么能那么坏?”

    跟在他身后的手下也一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们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圣光”团队对他们的管理有多么狠辣。

    没有交通工具,仅仅依靠两条腿,人类的活动范围其实非常有限。

    如果只是在镇内活动,累了饿了还能回到营地补充那点可怜的食物。

    可食物是按人头定量发放的,而且是难以储存的盐水煮土豆,如果不吃,不仅要忍饥挨饿,过一天就会变质发馊。

    没有足够的食物和体能,就算这些“基本劳动力”想要逃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头,不好了!”一名手下突然惊呼一声,“奥马尔逃跑了。”

    萨尼猛地回头,只见当初最积极煽动的黑人奥马尔竟然脚步踉跄地朝着镇子的方向走了回去。

    那家伙显然也已经筋疲力尽,逃跑的速度并不快,距离他们也不远,还时不时地回头看萨尼一眼,然后又继续朝回挪动脚步。

    这是铁了心要继续给那些“黄皮猴子”当走狗。

    萨尼的肺简直要气炸了,他对着奥马尔的背影破口大骂道:“蠢货,我们都已经离开镇子了,再走一段路就会有人来接应我们,你为什么还要回去?!”

    奥马尔对他的怒吼充耳不闻,只是抬头茫然地看了看天空,然后继续朝着营地的方向跑去。

    萨尼也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股寒意从头顶直窜脚底。

    一架无人机正悬停在大概一百米的高度,机载的摄像头如同冰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这些试图逃离的“基本劳动力”。

    完了!一切都完了!

    “逃!快逃!现在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只能继续逃!”

    萨尼嘶哑地喊了一声,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继续朝着镇外狂奔。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附近城镇的同伙能够及时赶来接应他们。

    在距离阿沃尼镇四五公里的地方,嘈杂的机械轰鸣声由远及近。

    几辆经过简陋改装的轮式拖拉机打头,后面紧跟着五六十辆各式各样的车辆,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正气势汹汹地朝着阿沃尼镇的方向驶来。

    周青峰能想到“土法炼油”,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只不过,其他人不像他那样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花钱从国内预先采购了好几套相对专业的炼油设备。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采取更原始的方法——毕竟,“土法”之所以称之为“土法”,就是因为它足够简陋。

    常压干馏并非什么高科技,相反,它简单得很。

    一个半封闭的汽油桶就能充当炼油釜,冷凝器更是用几根七扭八歪的管道就能凑合而成。

    郭毅他们搞出来的“土法炼油”,好歹还能粗略地分离出煤油、汽油和柴油,炼出来的油颜色还算清亮。

    而林奇这帮人显然没有这种技术,他们炼出来的油黑乎乎的,油品差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并不重要,能用就行,总比没有强。

    五台冒着滚滚黑烟的轮式拖拉机,哐当哐当地在崎岖的道路上飞驰,速度竟然还不慢。

    这玩意儿轮子巨大,越野性能出乎意料地好,驾驶室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位都焊接了厚厚的钢板,看起来奇形怪状,却也带着几分末世废土的威慑力。

    改装拖拉机的后面,跟着一溜用钢板加固的皮卡车,这些车辆的车体也被粗暴地焊接上了钢板,普通的子弹还真难以穿透。

    有的车头悬挂着狰狞的骷髅头,有的车身涂满了怪诞的鬼怪涂鸦,甚至还有的车顶安装了简易的喷火装置。

    这活像一群喜欢纹面咋呼的原始人,故意做出各种怪异的模样,专门用来吓唬对手。

    林奇坐在一辆被涂成血红色的皮卡车里,手里握着对讲机,语气兴奋地指挥道:

    “把我们的无人机放出去,给我仔细搜索那些黄皮猴子的摄像头和遥控机枪,发现目标优先摧毁掉!

    对了,我们也有机械狗,让那些铁疙瘩顶在最前面,给老子当排雷的炮灰——不能太低估那些黄皮猴子,最好能把他们全部干掉!”

    整个进攻车队足有三四百号人,几乎裹挟了阿沃尼镇附近的大半幸存者。

    不少幸存者是看到他们人多势众,也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加入了队伍,想着这么多人一起行动肯定不会吃亏,到时候或许还能跟着分一杯羹。

    而此刻,周青峰就坐在镇内营地的指挥部,向昨天才来的林安全移交指挥权。

    “单打独斗,你们都不是我的对手;但战场指挥,我不是你们的对手。这场战斗,由你们来指挥。我愿意当个小兵。”

    旁边的萧金浪过激般瞪了周青峰一眼,“有我在这里盯着,你别想冲到第一线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