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月到王家村的时候,天刚好亮了起来。
这时候王伯伯扛着锄头准备进屋子去,一眼就看见瞪着单车的沈明月。
沈明月下了单车打了个招呼。
“王伯伯早啊。”
王伯伯不是那种话多的人,点头道。
“又来收肉啊?”
沈明月点头。
“收一些鸡鸭,店里用。”
王伯伯放下锄头,好奇问了下。
“你这店里生意这么好,前些天收了那么多鸡鸭,这就卖完了?”
沈明月点头。
“是呢,这不赶着来收吗?急着用。”
王伯伯点头道。
“鸡鸭鱼肉那些,我们这多了去了,每家每户都有,正愁着呢,我带你一道去吧。”
王伯伯带着沈明月出了门,一路走过去,准备去一些村里家里收鸡鸭。
路上王伯伯告诉沈明月,他们这个村里的人,养了许多鸡鸭,眼看鸡鸭要老了,也没地方去,急得发愁,沈明月收了也好,他们也有些票子过年用了。
沈明月跟着王伯伯一路走过去,发现鸡鸭鱼确实不少,这一下就带不走这么多。
沈明月琢磨了下,然后跟王伯伯说。
“王伯伯,不如这样吧,这些鸡鸭鱼我都买了,你跟他们说,鸡鸭这些,我归类好,一半帮我熏了,做成腊鸡腊鸭,我回头拿,另外一半我带走,鱼的话全部熏了,做成腊鱼。”
王伯伯愣道。
“全部要了?”
沈明月点头。
“对,鸡蛋我也要了,你跟他们说好了,我都现结,只要他们帮我熏一下鸡鸭鱼,你们有现成的稻草,也方便。”
八十年代农村都有做腊肉的习惯,所以跟他们说熏了这些鸡鸭鱼也不是什么难事,沈明月知道农村人熏的反而更好吃,因为他们都是用柴火,稻草熏的,那样才香。
沈明月没想着今天能收到这么多鸡鸭鱼,不过这些食材她可不想错过。
王伯伯去跟村民们沟通,这一下子,一个村的都沸腾起来,纷纷围了过来,其中一个中年男子不敢置信的问到。
“这么多都要了?”
王伯伯点头道。
“人家娃娃说了,现结,不过鸡鸭鱼有一半要给她熏了,听人安排就是。”
村民们一听有这好事,纷纷赶着自己家的鸡鸭都来了,鱼都是用箩筐装好了。
一下子,沈明月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村长都来了,村长也上了年纪,笑呵呵的跟沈明月打招呼。
“娃娃,可是经常来收,你要经常来收,我们这里就养着。”
沈明月一听村长这话,就知道村长是懂的,便说道。
“行啊,要是他们都愿意的话,就养着,我来收,鸡蛋也都给我,回头我自己带了东西来打包。”
村长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知道有些城里个体户喜欢来乡下收东西。
倒不是他们不乐意去城里卖这些,偶尔也有村民提着鸡鸭鸡蛋去城里卖,但是那量也小,家里还是留不少。
那鱼肯定带不过去了,路上要死一半。
他们这个村,本身鱼塘就多,到了冬天,鱼要死不少,他们看着又心疼没办法,就是做成腊鱼,他们也不能天天吃不是。
村长就带着村民赶忙登记,然后核对数量,跟沈明月结算。
沈明月好在今天出门带了不少票子,不然今天这都不知道咋整。
忙活一上午,可算是结算清楚了,又约了拿时间过来取,然后村长又领着村民回去给沈明月熏鸡鸭鱼肉。
王伯伯看着忙得了一上午的沈明月,问到。
“娃娃,留下吃个饭,虽然没啥好菜,吃了再回家去?”
沈明月确实也累了,也没气,其实她很喜欢吃乡下的柴火饭,香着呢。
王伯伯也气,为了沈明月,特意炒了个肉菜,青菜都是自家种的,鸡蛋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都是好东西。
沈明月好久没吃这么撑了,坐在椅子上歇气。
王伯伯端着一杯茶过来递给沈明月。
“乡下没什么好茶水,这都是自己家种的,晒的,娃娃将就喝些。”
沈明月道谢之后,接了就喝,她一直爱喝乡下的茶,有一种烟火气息,然后她灵机一动问到。
“王伯伯,您这茶叶多不多?”
王伯伯好奇道。
“你茶叶都收啊?”
沈明月笑道。
“收呢,你们应该也家家户户有吧。”
王伯伯摆手道。
“这收啥,我这里有,你拿去喝。”
沈明月笑道。
“我一个人喝,那肯定不会说要收,我也放在店里给人喝。”
王伯伯最后想了下,便道。
“这玩意我们也没卖过,你看着给吧。”
沈明月也爽快,便说道。
“就按照二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我吧,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茶叶的事谈好了,沈明月便准备回去了,她还有许多事要做,要先把这一半鸡鸭送去小院子,卤菜店还等着用呢。
今天来一趟乡下,她收获不少,而且她还受到了启发。
沈明月回去的路上想了许久,然后停在了田埂上,喃喃自语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冻货生意本就难搞,冻库现在又做不成,就算有了十台冰箱也不见得能存多少货,可以等到冰箱普及了,到时候再修冻库,现在为什么我不自己搞个饭店呢?就这么多农副产品,我搞个特色饭店,不是更赚票子吗?”
沈明月又想了下,她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毕竟重活一世,自己也有经验了,搞个饭店真不是难事,于是她就决定了,与其她等着大饭店跟自己合作,不如自己开一个饭店好了。
现在她有手艺傍身,再加上她有了卤菜店的基础,开个饭店对她来说很简单了。
沈明月回忆起自己上辈子开的饭店,做的全部都是特色菜,主打的是卤菜,不过这一辈子,她打算换个方式,她记得上辈子看了许多主题餐厅,她也准备引用过来。
沈明月说干就干,回家就琢磨开店的地方,计算好时间。
她在乡下熏的腊鸡腊鸭腊鱼,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那些东西能放,腊肉这些东西本来也要放一段时间才好吃,更入味,也就是说她起码有一个月的时间。
沈明月看了一下存折,票子够用的,开个店绰绰有余。
她想赶在年前把饭店开了,到时候还能接年夜饭的生意,等到明年,她还得忙着轮胎周边的厂子的事,她计划好了,就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