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全家流放,我靠系统玩转江山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亲眼去看看
    闻言,太后沉默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点,对于墨守成规了,几十年的她来说,实在太过刺激了。

    第一天的锻炼匆匆结束。

    太后满脑子都是顾长雁说过的话,根本无心去找茬其他。

    翌日,顾长雁再次敲开了隔壁厢房的门。

    “顾姑娘,老夫人今日身体不适,就不去爬山了。”老嬷嬷道。

    无论是太后还是老嬷嬷,来到六禅庙十年,都是吃斋念佛为主,哪怕是运动,也仅限于饭后消食的散步。

    这一下子爬了一个多时辰的山,两把老骨头早就累坏了。

    太后昨日回来后,吃饭比平时多了半碗,入夜后倒床就睡,往日失眠的惯症像是一下子消失了。

    虽然好吃好睡了,但是日日爬山……太后觉得自己一把老骨头,恐怕爬不了几天就得瘫。

    她很怀疑,顾长雁是不是在暗中报复!

    然而,顾长雁今日上门,却道:“我们今日不是去爬山,而是要下山。”

    “下山?”老嬷嬷不解,“下山做什么?”

    “义诊、施粥。”

    顾长雁只是说了四个字,一直竖着耳朵的太后立马投来关注的视线。

    顾长雁仿佛没有注意到她的视线,继续道:“因为推广沤肥新法不及时,导致各个郡之间的贫富差别日渐增大,许多吃不饱、穿不暖还遭受人祸的平民还饿着肚子,流落四方。”

    “这里更近京城,灾民们千里迢迢赶来,早已倾尽一切,但是京城乃是皇城中心,灾民又怎么可能进得去?所以我想在山下搭建一个施粥棚,至少给流落的灾民们吃口热乎的,如果遇上病弱的老人小孩,救得一个是一个。”

    她话说完,太后垂下眸子,淡漠道:“老身不去。”

    “您不是天天抄经念佛吗?如今有大善事可做,您为什么不去?抄再多的经书,都不如实打实地做一件善事更能积福积德。”顾长雁走进屋,径直拉着她的手往外走,“走吧!今天的治病方式就是帮我施粥!你如果不愿意去,那六天后可不能说我的医术不好了!”

    太后原本还心生抗拒,但是听到最后一句,又生出了反骨。

    “去就去!老身难不成还怕了?”

    老嬷嬷见太后再度被顾长雁扯着鼻子走,忍俊不禁,却也没有提醒她。

    太后在六禅庙里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度日如年,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能让她变得活跃起来,老嬷嬷求之不得!

    等顾长雁和太后走下山脚,暗机楼的人已经按照她的吩咐,搭好了施粥的棚子,外围也有许多开始排起队来的灾民。

    看着许多灾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样子,太后没有露出一丝嫌弃的表情。

    她心底满是怜悯、自责。

    如果当年她明眼识人,就不会有篡位之事;如果先皇还在世,天下就不会如此动荡。

    “老夫人,你还愣着干什么?”顾长雁催促她,“赶紧开始施粥吧!”

    太后一愣,还真让她亲自动手啊?

    顾长雁已经在粥桶的另一边支起了桌子,喊道:“已经领了粥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排队看病,不要钱!”

    灾民们一听,不敢置信又欣喜若狂。

    他们齐刷刷地看向太后。

    有人单纯想吃饱,有人是想讨了粥后,去免费看病。

    一时间,太后被看得压力山大。

    被赶鸭子上架,她虽然无奈,但也不得不去做。

    不过,当送出第一碗白粥,获得一个瘦骨嶙峋的妇人的一句感谢后,太后感觉自己内心深处被触动,慢慢地开始改变。

    顾长雁见此,也不再关注。

    现在,她的压力更大!

    如此忙活了一整天后,无论是太后还是顾长雁都筋疲力尽。

    之后,她们将手上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后,便回庙休息了。

    这一日,太后同样是吃得好,睡得好。

    之后的几天,同样如此。

    施粥、义诊成为顾长雁和太后每日的固定义务劳动。

    “听说巫岷郡那边已经反了!”

    “反了?真是胆大包天啊!他们怎么敢的啊?”

    “如果我们也落到巫岷郡那样的田地,恐怕我们的胆子只大不小!”

    太后虽然无心探听政事,但是总会无意间听到灾民在议论。

    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各地揭竿而起的结果看来,当朝皇帝无才无德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太后越发沉默。

    不知不觉,七天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太后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顾长雁来敲门。

    老嬷嬷提醒道:“娘娘,今日是第八日了,七天之约已经到了。”

    太后这才恍惚想起七天前与顾长雁打的赌,不由心里别扭,“那是输是赢都没有说清楚,她怎么就不来了?难不成是心虚,跑了?”

    老嬷嬷哭笑不得,“娘娘,您又何苦口是心非?若顾姑娘真的是虚有其表,又如何能坚持一连六日的义诊?”

    太后哼了一声,没说话。

    老嬷嬷问,“娘娘,不然奴婢去隔壁瞧瞧?奴婢听着顾姑娘昨日有些咳嗽,也不知是否被染病的灾民们传染了风寒。”

    太后眉头一紧,“那你快去。”

    “是。”

    “不用去找我啦,我来了!”顾长雁小秘密地从门外探进一个头来,“老夫人,你想我了吗?”

    见她活蹦乱跳,太后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古灵精怪!”

    “看来祖母和长雁相处得非常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这时,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

    太后一愣,猝不及防地抬头,便看见一袭白衣的白奉夷。

    十年未见,她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白奉夷与她那个死去的儿子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两人的气质截然不同,恐怕她第一眼会把对方错认成先皇。

    “奉夷……”

    太后忍不住喊了一声后,连忙扭过头,还喊老嬷嬷,“梁嬷嬷,快关门!”

    顾长雁眼疾手快,一把卡住门。

    “有什么事不能当面说开,偏要这么纠结着,搞得你不开心,小风也不开心。”

    顾长雁强势地拉着白奉夷进了屋,将他按坐在太后的面前,快刀砍乱麻地道:“你们两祖孙有什么话,现在就说开!”

    白奉夷:“……”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