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37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大项目
    匆匆数日。

    合作社的年终结算工作结束了,刘会计等人总算松了口气。

    接下来方唯和大家商量分红方案,几个理事都不吱声,说让方唯自己决定就行了。

    “那就按照平均每人12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财务部准备一下,等过了元旦就发放这笔钱。”

    方唯随即拍板,定下了分红的标准。

    今年的分红标准高于去年,涨了200元。实际上完全可以多分一些,只不过方唯觉得还是细水长流比较好,慢慢的提高标准,免得把大家的胃口吊的太高。

    这一年,大家的平均月收入达到了200元左右,又有平价的猪肉、鸡鸭、鸡蛋和活鱼供应,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福利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像家里的孩子上小学免费同时还管两顿饭。在医务室看病不收诊疗费,药品只收取成本费。

    如果家里的孩子考上大学,社里会按照学年给与补助,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当然,最大的福利还是住房,社员们的住房由合作社免费提供,要是迁移户口走了就必须把房子交出来,否则就可以一直居住。

    方唯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也给大家办了不少实事。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等合作社以后的条件再好一些,福利方面还会继续增加。

    这天上午。

    各大队突然变得热闹了起来。

    今儿是分红的日子,各大队提前把现金领了回去,然后给家社员们发放。

    社员们自觉地排起了长队,领到钱的人喜笑颜开,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合作社的诚意。说不好听的,现在一个社员即便是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一年仅凭着分红也足够生活了。

    比如像县城,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也不过几十元,大面积涨工资还得要几年,也就是说光是分红的收入都比城里很多人的工资都高。

    育种是一项高技术门槛的活儿,同样一亩地的产出,育种和种植普通的作物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很人都打心眼里感谢方唯,要是没有方支书的育种技术,哪来的这种局面?

    方唯的年收入是平均数的五倍左右,所有的理事都建议把他个人的收入大幅提高,但都被他给拒绝了。

    当初是他自己说的,在合作社,大家的收入差距不宜过大。

    他是这么说的也会一直这么做,她的收入标准不会超过平均数的五倍,其他理事的收入自然就不可能超过他。

    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是服气的,理事们也没什么怨言。

    晚上。

    阿姐做了几个好菜,盘莲花陪男人喝了几杯。

    方唯和盘莲花的年收入加一起早就超过了一万元,这还不算他的头人职田收入以及采药的收入。

    盘莲花对于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人的欲念是无止境的,差不多得了。

    “三哥,我下午给嫂子打了个电话,她说今年回来过年。”

    盘莲花喝了几杯酒之后,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她偶尔会给田桂花打电话,聊上几句,两人的关系倒是一直不错。

    “那好啊,不过,他们怎么不和涛涛一起过年了?”

    “不知道,可能想家了呗。”

    说到大哥一家准备回来过年,方唯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哥现在常年待在省城,平时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难得能在一起团聚一下。

    转眼到了放寒假的日子,方唯开车去把斌斌接了回来。

    斌斌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孙道人的房子里,继续跟着对方学习医术。

    “莲花,斌斌好像真的对中医很感兴趣,等高考的时候就让他考中医学院吧。”

    方唯不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虽然中医在后世不是很吃香,但他也不会非要孩子去学西医。

    盘莲花就更不在乎了,她看不到那么远,觉得男人说的都是对的。

    晚上。

    快到吃饭的时间,孙道人和斌斌才一起进了屋。

    孙道人对于斌斌的学习能力很是赞赏,这孩子些什么都快,而且并非流于表面,不管什么都喜欢刨根问底。

    这些年,斌斌已经打下了良好的中医基础,未来可期。

    很明显,老道打算把斌斌培养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恨不能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倾囊相授。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花大清早在外面练习养生功,斌斌走过来也跟着一起练习,居然还有模有样。

    盘莲花还挺惊讶,笑着问道:“道长教给你的?”

    “是孙爷爷教我的,他说让我坚持练下去,会有好处的。”

    “嗯嗯,贵在坚持,每天练习一会儿,的确对身体很好。”

    一家三口在院子里各自锻炼了一会,然后去洗漱吃早饭。

    方唯注意到,斌斌吃过早饭就进屋学习去了,儿子虽然对学习中医很感兴趣,但从没有耽误过功课,学习成绩在同龄人当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斌斌的天赋甚至比侄子和侄女还要好。

    而且斌斌把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的很好,什么时候学习功课、什么时候跟着孙道人学习中医,什么时候出去玩,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小洁就比较娇气,尤其是放假之后爱睡懒觉。不过方唯也懒得管她,小女儿娇气一点也没问题,只要没有大的毛病就行。

    “三哥,过两天我休息,咱们带着孩子们出去玩玩?”

    “好啊,要不去带她们羊城玩几天吧,回来正好该过年了。”

    趁着盘莲花不忙的时候,方唯开车带着老婆孩子直奔陈州。

    到了陈州之后,他把吉普车停在了纺织厂,然后坐火车去了羊城。这一次阿公和阿姐都没来,阿公的年纪大了,承受不了这样的颠簸。

    一家四口刚走出火车站,就看到了前来接车的吴天明。

    “方支书,这是你爱人和孩子吧?你们好。”

    吴天明上次由于秋交会的关系特别忙,和方唯匆匆忙忙吃了顿饭就没有再见面。

    方唯走之前给他打了电话,本意是想着麻烦对方给自己安排一辆车,好带着老婆孩子在羊城好好转转。

    没想到对方亲自跑来接车了。

    “老吴,劳你大架,不敢当啊。”

    “就你废话多!走吧,车子在那边,咱们先去吃饭。”

    吴天明笑着和方唯握了握手,然后带着几人上了车。

    他这辆车是一辆伏尔加牌轿车,看起来保养的不错,车内的空间也比较大。

    别说两个孩子了,就连方唯都很感兴趣。上一辈子他可没坐过这一款车,只见过图片,没想到还有亲自乘坐的一天。

    吴天明知道方唯这边是一家四口,所以就没有带司机,而是选择亲自开车。

    汽车在马路上开的不快,他一边开车还一边给方唯等人介绍沿路的景点,最后来到了羊城酒家吃饭。

    “我知道你们爱吃辣,不过既然来了羊城,那就好好品尝一下咱们这边的粤菜。”

    吴天明和方唯很投缘,也曾经给他帮过不少忙。

    今天专门请方唯一家子吃粤菜,对朋友很真诚。不过他一会还要开车,就没有要酒而是上了一些饮料。

    盘莲花和两个孩子吃的很开心,毕竟以前也没什么机会吃到正宗的粤菜,第一次吃还觉得挺不错。

    “方支书,我听说了,你们的电风扇厂正在兴建一条空调设备生产线。了不起,很多大型企业都没做成事情,结果却让你们给做成了。”

    吴天明一直在关注瑶岭牌电风扇的销售情况,这款电风扇不仅在国内很畅销,而且还出口东南亚的很多地方。

    正当他为这家厂子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的时候,结果,对方却直接进入了制冷设备领域,投资兴建了一条空调设备生产线。

    这简直惊掉了他的下巴,不得不感慨方唯等人魄力。

    “老吴,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未来的情况谁也说不准。到时候等空调产品出来了,你这边可得帮忙多介绍商啊。”

    方唯以茶代酒,和吴天明碰了下杯。

    吴天明笑着点了点头,以两人之间的关系,这都是小问题。

    吃过饭,他开车把方唯一家四口送到了宾馆。

    方唯从包里拿出来给对方带的土特产,有瑶岭腊肉、干竹笋、干蘑菇还有一箱礼品包装的瑶岭辣椒酱。

    吴天明也不推辞,走的时候全都装车上了,然后挥挥手就直接离开。

    晚上。

    方唯带着家人在附近转了转,这一带的治安还可以,但总体的治安比起后世可是差远了。

    一家人也没有走远,散了一会步就回去休息。

    第二天。

    吴天明亲自陪他们一家去转了转,第一站当然是动物园,两个小家伙可高兴坏了。

    然后再带她们去江上坐船,领略一下江两岸的风光。

    傍晚时分,方唯请,去江边上的海鲜坊吃了一顿海鲜大餐。

    接下来几天,吴天明就没有陪着他们了,但把车子留给了方唯。之前在外面玩的时候,方唯也开过几次这辆车,吴天明对他的驾驶技术很放心。

    临走前,方唯请吴天明一家人吃了顿饭,算是感谢人家的接待。

    回去的时候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改开之初的羊城已经很繁华了,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即便是一只电子表或者一个计算器,都能让大家趋之若鹜。

    服装更不用说了,各种款式的衣服,盘莲花甚至都没见过。

    “三哥,这些东西拿回去卖都能赚钱。”

    在火车上,盘莲花还和男人开了句玩笑。

    其实她说的也没错,这年月无数人从全国各地奔赴粤地,再从粤地倒腾回去心仪的商品。赶得早、胆子大就能赚钱,不少人就这样发了财。

    “我可没那闲工夫赚这个钱,这些小玩意回去之后都拿去送人。”

    方唯不禁莞尔,列车很快就到了陈州。

    吴迪让人送来了方唯的吉普车,方唯把东西装好,然后就直接开车返回了家里。这比去长途汽车站坐班车要省事多了,能节省很多时间。

    “孙老,给你一个电子表,方便你看时间。”

    回到家里,阿公和孙道人正在屋里聊天,方唯打开包给孙道人送了一只电子表,以及几样带回来的羊城特产。

    计算器就没给对方,因为对方也用不着。

    “这玩意好,几点几分看的清清楚楚。”

    孙道人也不推辞,拿着电子表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挺有意思。

    盘莲花也给了阿姐一只电子表,这玩意反正就是个消耗品,但用上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天。

    方唯去了办公室,给大家要么送了电子表、要么送了计算器。都不是啥贵的玩意,他也不在乎这点开销。

    赵金生等人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推辞了一下最后还是拿走了。

    方唯随后给方平打了电话,和对方探讨在羊城开家具专卖店的可能性。那可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未来,几个一线大城市都会进入,不如先在羊城练练手。

    “行,等过完年我亲自去考察一下,争取上半年,羊城的首家专卖店就能开业。”

    两人随后有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结束了通话。

    这时,一位理事走了进来,笑着说道:“方支书这会不忙吧?我向你汇报一下电风扇厂新项目的建设情况。”

    这位姓冯的理事,之前去了香山,专门去视察制冷设备生产线的建设情况。

    他比方唯还早回来两天,今儿是特地来汇报工作的。

    方唯请对方坐下,然后去泡了两杯茶端过来,然后才听取了对方的汇报。

    目前,新项目的进展很快,今年年中就能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进展挺顺利的呀!老冯,你辛苦了,最近好好休息几天吧。”

    方唯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抗在自己的身上,理事会有九位理事,事情肯定要大家一起做。

    让他感到很欣慰的是,这些理事做事都很得力,要不然他哪有心情带着家人外出游玩?

    两人谈完了工作,冯理事便起身离去。

    方唯看了一会积压的文件,郑豹突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支书,社里想着快过年了,捕捞了一批活鱼准备供应县城,结果在城关镇被一群人拦了下来。对方说我们影响了他们的生意,不准车辆进城,我打算多带些人去处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