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38章 重拳出击,隐忍
    现在社里成立了保卫科,民兵当中的骨干都进了这个部门。

    他们专门负责合作社的安全保卫工作,郑豹除了理事的身份同时还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谁这么大的胆子?”

    方唯觉得不可思议,随口问道。

    “就是吴家兄弟为首的那伙人,他们之前老实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开始跳腾了。狗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郑豹满脸的杀气,几个小混混居然敢招惹合作社,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多带些人,我和你们一起去。”

    方惟一听,怎么又是那几个家伙?

    他随即起身,让郑豹去召集人手,他要亲自去看看。

    运输队今天还剩下两辆卡车在家,其他的车辆都外出有任务。郑豹点了五六十个人,分乘两辆车直奔县城。

    方唯开着吉普车紧随其后,很快就到了对峙的现场。

    吴家兄弟纠集了二十来个人,挡住了合作社运输活鱼的车辆。合作社这边只有五六个人,但也没有退让,但在推搡中难免吃了点亏。

    毕竟对方的人数多,双拳难敌四手。

    几辆车在里边停下来,从卡车上呼啦啦下来了五六十个棒小伙,在郑豹的带领下冲上去就把吴家兄弟等人给围了起来。

    郑豹看向了吉普车,方唯从打开的车窗伸出了一只手,高高翘起了大拇指。

    “动手!”

    郑豹心领神会,一声令下,小伙子就抽出了胶木棍,冲上去对着吴家兄弟等人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抽打。

    整个过程一句废话都没有,专打疼痛难忍的地方,又不会造成伤残。

    吴家兄弟那帮人直接被打得哭爹喊娘,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合作社的人会直接动手,本来觉得对方不敢开打呢。

    直接和对方对峙的社员,退到了后面。

    “你们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方唯下了车,走到跟前查看几人的伤势。

    还好,几个人都是一点皮外伤,基本上没什么大碍。

    “谢谢方支书!这帮混蛋太坏了,我们听说今天所有外来的活鱼都被他们给拦住了。”

    几人向方唯表示了感谢,并详细说了今天的事情。

    可能是临过年的缘故,县城对于活鱼的需求量大增。吴家兄弟看到了机会,便不顾之前收到的警告,又开始了欺行霸市的行为。

    他们不让运送活鱼的车辆进城,不少人最后只能以低价卖给他们。

    说白了他们就是要垄断货源、垄断价格,好在过年前发一笔财。

    “这帮混蛋,给我狠狠揍!”

    郑豹在一旁听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心里不禁窜上来了一股火苗。

    吴家兄弟这帮混蛋实在是太可恶了,于是他下令下重手。

    那些人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很快就被打倒在地,一个个疼的嗷嗷叫。

    方唯等了一会,见差不多了才喊道:“行了,都停下来,把他们捆了送县局去。”

    他不想把这些家伙送去附近的派出所,这一次要闹就闹大一点,他不信吴家兄弟背后没有人。

    没成想对方才老实了几天,就又开始作妖。关键是他们这一次惹到了合作社的头上,方唯岂能善罢甘休?

    大家随即停了下来,然后把吴家兄弟等人用绳子捆了起来,通通扔到了卡车上。

    “你们先去卖鱼,有事我会让人去喊你们的。”

    方唯让运输活鱼的车直接去市场那边,他和郑豹上了吉普车,然后带领两辆卡车去了县局。

    如此一来,就惊动了很多人,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城。

    “这是什么情况?”

    不少民警从楼里走了出来,方唯让郑豹向对方说明了事情的经过,然后把吴家兄弟等人交给了他们。

    “方支书,有什么事你们可以报警,这直接动手打人抓人,不太好吧?”

    听完了郑豹的叙说,管事的民警直接走到了方唯的面前。

    他认识方唯,而且见过不止一次,自然知道该和谁打交道。

    “嗯,我们运输活鱼的车辆在被阻拦之后就报警了,但一直没人来处理。我们到的时候,吴家兄弟带着一群人正在殴打我们的社员,我们采取的行动完全是自卫,顺便为民除害。”

    方唯笑了笑,不太想和对方说话。

    不过他还是大声解释了一番,周围的群众跟着起哄,可见公道自人心。

    那人说不下去了,冷哼了一声之后,就把吴家兄弟等人,以及方唯和郑豹带进了办公楼里。

    吴家兄弟的腰杆子又挺直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不会有事,自然有人会帮他们说话的。问题是他们今天招惹的是方唯,没看到民警都变得很小心很谨慎吗?

    做完笔录之后,有人单独找方唯谈话。

    “方支书,这件事的是非曲直我们已经清楚了。对于吴家兄弟的处理,我看这样,关他们半个月,再让他们赔偿社员的医药费,如何?”

    “他们这可不就是简单的欺负人,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欺行霸市行为。这种性质的问题,恐怕不是关几天就能能蒙混过去的吧?他们是在犯罪!有组织的犯罪。”

    对方想让方唯息事宁人,方唯坚决不答应。

    就在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黄志刚来了,进门就把那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县里治安这一块一直被人诟病,根子在哪里不言而喻、黄志刚原本打算等腾出手来再处理这个问题,结果从吴家兄弟的事情上他看到了危机。

    连他亲自过问之后,吴家兄弟都敢这么猖狂,可见有些人已经到了非处理不可的地步。

    方唯今天这事儿刚好揭开了捂着的盖子,黄志刚不得不提前发动,召集有关领导在这边开了现场会。

    据说会议上争吵的一塌糊涂,具体情境就不得而知了。

    方唯从办公楼出来,让郑豹带着人先回去,他自己则坐在车里等候黄志刚。等了将近两个小时,他才看到对方从楼里出来,便下车迎上前去。

    “方支书,你跟我走。”

    黄志刚的脸色不大好看,招呼了一声方唯,便上了车。

    方唯随后开着吉普车跟着黄志刚的座驾去了县里,随后走进了双方的办公室。

    “吴家兄弟送看守所了,估计,他们当中最多有三个会判刑,而且判的不会重。唉,我以前忽视了很多问题,到今天才知道我的掌控力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小。”

    黄志刚以前一直呆在公社,后来以火箭般的速度窜起来,其实根基并不稳。

    之前大家的面子上都是一团和气,但当他要动真格的时候,巨大的阻力就浮出水面。让他意识到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最终还是双方面都做出了妥协。

    “黄主任,慢慢来吧。这几年大部分地区的治安都不好,但我相信,这种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很快就会得到强力的扭转。”

    方唯还能说啥?只能宽慰对方几句。

    黄志刚笑着摇了摇头,不愿意再谈这个话题。如果说上次方唯因为吴家兄弟找他,他还没当回事,那么现在已经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这笔账他记住了,等时机一到就会一个个的收拾。

    方唯坐了一会便起身告辞,黄志刚没有送他,事情就这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

    翌日。

    得到消息的田炳义到社里来找方唯,两人随后回家聊了很久。

    田炳义手里的证据积累了很多,而且证据确凿。

    “姐夫,这些证据先收好不要拿出来,因为拿出来也没多大的用处。咱们还是多些耐心,你等我的消息,该拿出来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方唯深刻理解了黄志刚的无奈,他这个时候同样不能盲动。

    搜集这些证据花了田炳义很大的功夫,一定要用到实处绝不能浪费。现在不是一个好时机,连黄志刚都能暂时忍耐,他又有什么不能等的?

    “老三,不是听说吴家兄弟起码要判几个的吗?”

    “没错,但是板子高高举起来轻轻落下,你还不懂是什么意思吗?所以,这些证据暂时不要拿出来,因为没啥用,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那我就明白了!便宜这几个狗东西了,那就再等等。”

    田炳义和吴家兄弟早就势不两立,现在还得加上方唯和黄志刚。

    大家的心里其实都憋着一股气,早晚会出了这口恶气的。

    中午。

    方唯和田炳义喝了几杯酒,田炳义吃饱喝足之后就返回了家里。

    他回去以后马上作了安排,要是吴家兄弟真的放出来两个,还得防着他们搞破坏。鱼塘是重点保护的地方,上次他就吃了对方的大亏。

    方唯暂时把这件事放下,然后通知赵金生准备杀年猪。

    社里一共准备了2000头猪,3.5万只鸡、3.5万只鸭以及10万斤鸡蛋。然后各大队领回去,自行进行分配。

    这批过年的物资是免费发放给社员们的,属于福利的一部分。

    一大队在除夕前一天开始杀猪,方唯和盘莲花领回来了各种物资,然后就准备过年。今年的年货准备的比较多,因为大哥一家人要回来,吃喝都不能少。

    到了下午,方平和田桂花、方婷婷回到了村里,不少人都过来帮他们打扫卫生。

    分配的物资方唯已经帮他们领了,他们只需要等着过年就行。

    这个春节无疑是热闹的,方唯基本上天天都在喝酒,好在都没有喝多。

    现如今市面上的物资供应越来越丰富,家家户户都不再为这些东西发愁。社里的不少社员都不再依赖口粮分配,他们在其他公社可以买到新稻谷,都不愿意去买定量供应的粮食。

    反正现在的粮食逐渐放开了,公粮之外的粮食事实上已经在多渠道流通,统购统销不说名存实亡也是千疮百孔。

    另外像合作社出产的稻种,也是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公粮直接用稻种折算。

    过年这些天,方家兄弟基本上都聚在一起吃喝,等过了正月初五,方平一家子就返回了省城。他和田桂花在省城租了一个小院子,等有合适的机会他们还准备买一套房子。

    毕竟以后他们会长期呆在省城,各方面不能一直凑活。

    方平临走的时候还建议方唯把斌斌送到省城去上学,然后再回来考高中。不过方唯想了想还是没这么干,因为没必要,转来转去的反而影响孩子的心态。

    “莲花,你想去省城生活吗?”

    “不想!我觉得现在挺好,家里什么都不缺,到了省城谁都不认识,真不如呆在家里舒服。”

    方唯和盘莲花也探讨了一下是否去省城安家的事情,看的出来,方平是不打算回来了。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儿子一家人都在省城,互相也有个照应。

    盘莲花并不想去大城市生活,能赚到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只不过她现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等到几十年之后,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即便是不愿意离开当地的人,大多数都在县城买了房子。

    方唯当然知道这个趋势,这是城市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只不过现在不用急,他还是很多事情没有做完,等做的差不多了再说吧。

    年后的一段时间比较清闲,春播的时间还没到,他就梳理了一下去年的收获。

    秋收收获了6900万斤农优76稻种、84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去年培育的高产经济作物也有不错的表现,其中,收获了黄豆种子1925万斤、花生种子2275万斤,各种辣椒5600万斤。

    其他诸如养殖业、林业都有不错的收获。

    采收农作物,点数+69000000

    采收农作物吗,点数+84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1925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2275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56000000

    副业结算,点数+15600000

    瑶寨结算,点数+4000000

    总点数:874764680点。

    接下来方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升级。

    “种植区、育林采摘区、主宅肯定是重点,接下来就是几个工厂。”

    方唯重新梳理了一下,像养猪场、禽舍这些设施都要往后排了,毕竟对合作社的业绩影响不大。说来说去还是种植和林业更重要,而主宅对他和家人更重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