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 第17章 富察素音
    女子吃痛,发出一声轻呼。

    她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脸上却丝毫不见怒意,反而带着一丝羞赧与感激。

    “多谢这位公子相救。”

    她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鹂出谷。

    “本姑娘叫富察素音,公子怎么称呼?”

    富察素音?

    陆准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女真人?

    他这才真正抬眼,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女子。

    她果然穿着一身利落的湖蓝色女真骑装,勾勒出高挑玲珑的身段,与寻常大雍女子的温婉截然不同。

    皮肤白皙胜雪,许是刚才受了惊吓,脸颊透着一抹红晕。

    尤其是一双眼睛,又大又亮,此刻正一眨不眨地望着他,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倾慕。

    确实是个美人,带着东北儿女特有的英气与明媚。

    “陆准。”

    他淡淡报上名字,并未多言。

    这时,福宁已经将那受惊的孩子交还给了匆匆跑来的父母,快步走到陆准身边,脸上写满了担忧。

    “九爷,您没事吧?方才吓死奴才了!”

    福宁上下打量着陆准,生怕他刚才那一下受了伤。

    陆准摆了摆手,示意无事。

    “走吧,正事要紧。”

    他没再看那富察素音一眼,转身便要带着福宁往马市深处走去。

    “公子,我该去哪儿找你?”

    “有缘自会相见!”

    陆准没有回头,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富察素音眼前一亮。

    缘分……

    “格格!”

    “格格您没事吧!”

    就在此时,一男一女两个同样作女真打扮的人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当先的女子焦急地扶住富察素音。

    富察素音连忙摆手。

    “没事没事,我好得很!”

    她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陆准离去的背影。

    “方才是一位英俊的白发公子救了我!”

    跟在后面的年轻男子,面容与富察素音有几分相似,此刻却板着脸,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

    “妹妹!阿玛还在驿馆等着我们收拾东西回去呢!你怎么又乱跑!”

    男子正是富察素音的兄长,富察克齐。

    富察素音闻言,顿时垮下了脸,不情愿地嘟囔道。

    “三年才来京城朝贡一次,我还没玩儿够呢……”

    “真想永远留在京城……”

    富察克齐脸色更沉。

    “再不听话,以后就不带你来了!”

    “快回去!”

    “哦……”

    富察素音不甘心地应了一声,又忍不住朝着马市里,陆准消失的方向,投去恋恋不舍的一瞥。

    那白发的身影,深深印在了她的心上。

    随后,她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兄长和侍女,离开了喧闹的马市。

    另一面,陆准带着福宁,径直走向马市深处,那里集中了品质更好的马匹。

    空气中马粪与草料的气味更加浓郁,夹杂着商贩们粗犷的吆喝声。

    陆准目光扫过一排排被拴着的骏马,偶尔停下脚步,伸手摸摸马的骨架,看看牙口。

    他不需要那些样子货,要的是能支撑长途跋涉,耐力与速度俱佳的良驹。

    “这六匹,包起来。”

    他最终指向几匹看起来并不起眼,但筋骨强健,眼神沉稳的北方马。

    福宁上前,与那马贩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万两白银的价格敲定。

    接着,陆准又去挑选马车。

    他没有选那些华而不实的,而是看中了几家车行打造的,车厢宽大,轮轴坚固,明显是为了长途行进而设计的车辆。

    “这种车,来二十辆。”

    福宁再次上前交涉,又花去了一万两白银。

    福宁看着这大手笔,忍不住低声问道:“九爷,咱们……用不了这么多马车吧?”

    陆准的目光投向远方,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

    “辽东苦寒,路途遥远。”

    “那些属官的家眷,多是妇孺老弱,经不起颠簸。”

    “既然跟了本王,总不能让他们连赶路都受罪。”

    福宁心中一动,看向陆准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

    这位九爷,看似冷漠,心地却比谁都善良。

    ……

    皇宫,养心殿。

    宛妃穿着一身藕荷色宫装,正小心翼翼地剥开一颗晶莹剔透的紫玉葡萄,纤纤玉指捻着,送到太和帝嘴边。

    “陛下,尝尝这个,刚从西域进贡来的,甜得很。”

    她的声音娇媚入骨,带着刻意的讨好。

    太和帝张嘴接了,慢慢咀嚼着,目光却落在手中的一份奏折上,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宛妃见状,柔若无骨地靠了过去,吐气如兰。

    “陛下,您看……志儿也渐渐大了,懂事了许多。”

    “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给他定个名分了?”

    她口中的“名分”,自然指的是储君之位。

    太和帝放下奏折,捏了捏眉心,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爱妃,此事不急。”

    “志儿年纪尚幼,心性未定,过早将他推到风口浪尖,反而不是好事。”

    “你看看他那些皇兄,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现在立他为储,只会给他招来无尽的麻烦与嫉恨。”

    宛妃脸上笑容微僵,眼底闪过一丝不甘,却又不敢过分强求,只能讪讪道:“陛下说的是,是臣妾心急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胡荣盛细微的通报声。

    “陛下。”

    胡荣盛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薄薄的文书。

    “吏部刚送来的,关于辽王府属官调任的名单,请您过目。”

    太和帝接过文书,随意展开。

    当他看到牛永利、苗勇、钱谭、赵文辉、马青衫等一连串名字时,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这些人……他有些印象,似乎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这份调令,是谁让吏部发的?”

    胡荣盛身子躬得更低了些,声音平稳无波。

    “回陛下,是柳相派人去吏部传的话,让尽快办理的。”

    “柳承志……”

    太和帝看着文书上那一串名字,神情有些错愕。

    他当然认得这些人。

    都是些不肯低头的硬骨头,或是才华有余却不懂钻营的蠢材。

    柳承志把这些人都塞给老九,倒也符合他一贯的手腕。

    既是废物利用,也是一种变相的羞辱。

    旁边,宛妃纤细的手指轻轻替太和帝揉捏着太阳穴,柔声细语。

    “陛下,柳相也是为了辽王着想吧。”

    “辽东那地方偏远,多带些人手总是好的。”

    她的话说得温婉,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这都是些主动找她投诚,她还得看心情决定要不要的废物。

    将他们都发配辽东,必定会成为陆准的拖累。

    如此一来,陆准就更没有机会翻身了。

    太和帝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将文书随手扔在御案上。

    “他倒是会做人情。”

    胡荣盛始终低垂着头,转移话题道:“陛下,九殿下明日便要启程离京。”

    “您……是否要去城门外送一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