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士族的人一直以来就对于朝廷不是很满意,
后来朱允炆又加大了对于朝廷的黑化,再有就是江南士族的各族长老被朱允炆控制之后,他们也没有少说朝廷的坏话。
给朱允炆正名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朱棣率领的大军攻破了金陵城,朱允炆潜伏在人群中了。
朱棣就要对这些余党进行清查了。
在这个过程中,江南士族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他们也是快乐丹的使用者,他们也难以避免一死。
现在快乐丹完全就断了,他们本来也就只能是等死的。
可是还没有等他们自己去死呢,就看到了,朝廷的大军将他们的各家各户给围了起来,要进行追查快乐丹的食用者。
这之前就已经有了朱棣的指令,这些凡是吃了快乐丹会上瘾的都一律杀无赦的。
就这样,江南士族的后代们,就直接看着家主被这样带走杀害了。
当时他们没有办法反抗,只是心里憋着一口气。
可是后来,朱棣直接下令封城搜查这个动作,让这些江南士族们就十分的痛恨了。
他们很多都会有生意往来,其实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虽然朝廷不在乎商人,可是各地最有钱的还是商人,商人不管是经营布匹还是粮食,反正都是各地的生活所需,
既然是生活所需那么谁都离不开他。
加上消息闭塞,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这样一来他们很多人都是赚得很多钱的。
江南士族里面的富商组成也占据了一半的样子。
还有一半就是地主豪绅之类的,他们是在金陵城有很多的土地,靠着土地就有用不完的钱了。
可是他们一般也都是和其余的富商有很多生意上的往来的。
因此,这直接封城,让他们的东西就很难得到销售机会。
尤其是没有存货的一些店铺。
有存货的店铺在这个过程中,可就太高兴了,他可以赚不少的钱。
当然大多数人是受到了封城的很大的影响的。
加上百姓也不方便,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有人有了意见。
人都是这样,一个人可能还会怕,碍于形势不敢干什么。。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人有意见了。
大家都有意见,这就慢慢地闹了起来。
百姓嚷嚷着,江南士族的后代也嚷嚷着,他们都是无官无职的人,不管怎么样,也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吧。
大明的军队打败了朱允炆,说朱允炆是假的也好,你们应该是去找他没有错。
你们在城里搜查也没有错。
可是这让他们生活不方便,那就不行了。
除非你朝廷管饭,否则,就打开城门他们要出去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朱棣可能不怕对手,也不怕强敌,可是对于这种事情他还是有些棘手了。
百姓的确是需要自己的饭碗,这些商人也需要有日常的生意往来。
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事儿。
可是这要是打开城门又很有可能会让朱允炆再次逃了。
朱棣是怎么也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然而不这样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
朱棣十分的纠结,看着这些百姓的叫嚷是越来越厉害,朱棣每天也焦头烂额。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还真的去给他们送了点吃的东西。
想着先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表示朝廷的目的真的是在缉拿反贼,他们只要不是反贼等检查清楚之后就可以放出去了。、
朱棣他们的态度还挺好,给大家又发馒头,又给水的。
刚开始这一招还有点管用的,可是到了后面,这一招也没有了什么作用了。
百姓们不要他们的这些吃的了,还是要出门去才行。
然而朱棣这段时间安排了大量的人员去搜查朱允炆的下落,可是都是音讯全无,。
朱棣眼看着这样下去怕是要出现新的乱来。
他这样坚定的人,都打算要打开城门了。
与此同时,
朱允炆混在人群之中,他看着这些被他策反的群众,他十分的高兴。
原来他就是混在人群中进行挑拨离间的人。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般在这种集会的地方,往往就是有一个人出来说几句,其他的人也就会跟着这样子去说了。
他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一个有十分多经验的人,混在百姓里面他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让其他的人愿意听他的话。
后来,他借机会让人给江南士族的人也带了话,让他们也跟着起来闹。
江南士族本来是很害怕自己的损害的人。
可是看着大家都已经在议论了,也在集会抗-议了。
他们也就可以出来了。
反正法不责众嘛。
江南士族这样加入到抗-议的队伍之中了,这个队伍也就更加的庞大了。
然而正是因为江南士族的加入,本来这些不成系统的抗-议组织,成了很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了。
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有了江南士族撑腰,他们也就更加的大胆了。
这就是朱允炆在背后的运筹帷幄,普通的百姓和江南的士族被他两面忽悠都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抗议。
他把矛盾给到了他们和朱棣他们代表的朝廷,而最后如果抗-议成功了,朱允炆就可以借此机会逃出城去了。
就算没有成功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他可以十分料到的一点就是大明的士兵不可能把这些百姓全部杀了的。
朱允炆就是一个旁观者,观看着怎么样才是对他最有利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是,江南士族的后代因为这个抗-议的过程,他们的认可度也变高了,百姓更愿意相信他们。
朱棣他们的人马虽然是没有什么扰民的行为,还算是比较气。
但是百姓们对于他们已经十分的反感了。
朱棣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不过,在他的心里最大的心结朱允炆,现在还是没有下落,无论是生是死都要有个人才行。
朱棣现在知道自己也不年轻了。
他不可能再让朱允炆跑了,然后等他慢慢的又发展起来。
到时候他可能已经不在了。
朱棣打算这是自己这一朝的问题,不想留给朱高炽去处理。
马哈木的威胁已经不见了,要是没有朱允炆这一茬,他倒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养老了。
可是现在他知道了朱允炆,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在他闭眼之前解决,否则,他是不可能瞑目的。
朱棣就是这样的想法,可是他看到现在的情况,还是很担心以代表朝廷的军马去挟持百姓,会对朱高炽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
朱棣每日都十分的心慌。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朝廷的使者来了。
带来了朝廷的最新旨意,这个旨意也彻底帮助了朱棣解决眼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