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秦,开局被殉葬,被迫称汉王! > 第91章 禁止拿百姓一针一线
    “唯!”

    秦越人心中一喜,作揖道:“长公子放心,小吏一定在十天内找到散播妖言的妖人。”

    他乘坐单马轺车回去的路上,脑子内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方士卢生。

    “我记得卢生和徐福一样,都是出去给秦始皇寻找长生仙药的方士,不过,卢生没有找到仙药,带回来一本预言书,上面记录着亡秦者/胡,怎么变成了亡秦者扶。”

    胡和扶的读音看似相近。

    尤其是福建人容易把扶(福)建读成胡建。

    不过在秦朝,胡和扶却是完全不同的读音。

    首先,声母不同。

    胡在秦朝的音属匣母鱼部,拟音为*�0�4a�0�9,匣母对应现代汉语的h/x音系特征,秦朝的发音更接近浊擦音/�0�4/。

    扶在秦朝的音属並母鱼部,拟音为*ba,並母为全浊声母,对应现代汉语的b/p音系特征,发音接近/b/。

    其次,韵部的音值有别。

    胡的韵母更接近长元音*a�0�9。

    扶的韵母是短元音*a。

    “散播的妖言避免了有人读错,联系到胡亥身上。”

    秦越人皱眉道:“这件事与胡亥多半有着很深的牵连,就算不是胡亥找人散播了流言,也是赵高、李斯。”

    秦越人凭借着自己熟知历史,很快联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三个人。

    整个大秦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三个人勾结在一起,最终害死了扶苏,篡夺了皇位。

    另外,公子高、将闾也有可能散播流言。

    一切需要秦越人查清楚。

    骊山一带下着大雨,秦越人回去以后,叫上英布、项庄、吴广、赵亥一起冒着大雨前往鸿门乡的邮室。

    在离开以前,秦越人去了一趟官寺的积库,领了五件油衣,穿在身上防雨,头上戴着斗笠,骑着军马出门了。

    “嘿嘿。”

    英布摸了摸身上的油衣,喜滋滋的说道:“想不到我也有穿上油衣的一天,比起蓑衣轻便多了,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油衣食用油脂混合后,均匀涂抹于丝帛或麻布表面,形成一层透明防水膜。

    秦朝的油脂金贵,通常只有贵族能够使用油衣,黔首和普通富户在雨天出门使用蓑衣。

    众人出了城,一路朝着鸿门乡的邮室赶去,骊山是秦岭的余脉,秦岭山脉和淮河又是划分南北气候的屏障。

    秦岭山脉很大,东汉末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祁山和骊山一样也是秦岭的余脉。

    骊山一带山路崎岖,大雨逐渐变成了一场暴雨,黄豆大小的雨珠‘噼里啪啦’砸在身上很疼。

    众人只能借住在附近一处闾里。

    里正和里门监看见秦越人一身铁冠黑衣,慌忙烧了一釜热汤,又要杀了雁、羊款待县邑过来的上吏。

    “有一釜热汤便可。”

    秦越人坐在弹室内,赶忙阻止了里正:“秦律有规定,禁止官吏在民众家里吃喝,否则,判处一个不廉罪。”

    秦朝的《为吏之道》明确要求官吏清廉毋谤。

    禁止‘临财见利,不取苟富’,如果官吏在百姓家吃喝,就会被认定为利用职权谋私,属于渎职罪,面临罢免、流放等处罚。

    秦朝被后世官员称为暴秦的原因,除了有酷刑以外,最重要的是制定了大量约束官员的法律。

    秦越人不敢吃闾里的饭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干粮,配着热汤也就是热水,慢慢吃了起来。

    他顺手扔给了细犬一块干粮,已经训练成警犬的细犬,出门查案必带的猎犬。

    “咦。”

    赵亥心细,吃饭的仔细查看散播流言的竹简,发现了一丝不对:“大夫,这卷木牍不是寻常的木材,是用桑木削成的木牍。”

    竹子做成的书简叫做竹简。

    木头做成的书简叫做木牍。

    正常来说,木牍的主要木材是杉木、杨木、柳木,很少有人砍了桑树做成简牍。

    桑树可以养蚕。

    “嗯?”

    秦越人赶紧接过来木牍,认真查看了起来:“不错,正是桑木,奇怪了,谁会把已经长成的桑树砍了,做出木牍,相当于杀鸡取卵。”

    桑树种下去以后,不是立即就能长出充足的桑叶用来养蚕。

    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长出足够的桑叶。

    很少有人砍伐长成的桑树。

    记录流言的木牍是用桑树木制作。

    赵亥的细心发现,缩小了妖言案的找人范围。

    “好像是鸡桑木。”

    里正提着两锺酒走进来,虽然上吏说过不吃闾里的东西,但他不能不给。

    里正不过是个一级公士,又伤了一条腿,种田很吃力,日子只是比黔首好一些,拿出了两锺珍藏多年的黍酒。

    他提着黍酒走进来,弹室充满了一股刺鼻的醋味。

    秦越人心中清楚,恐怕是黍酒存放的时间过长,已经变成了醋。

    不过,秦越人真正关心的是另一件事:“里正认得制作木牍的木材?”

    秦越人把木牍递了过去。

    “没错!”

    里正郑重的说道:“正是鸿门乡十圩里种植的鸡桑木,十圩里附近有大片干旱的沙土地,又靠近邮室,就种了耐旱的鸡桑木,制作成木牍卖给邮室。”

    秦越人和赵亥对视了一眼,满脸惊喜,没想到只是为了躲雨,竟然找到了木牍的来历。

    不用再漫无目的寻找。

    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可能居住的地方。

    一个是邮室,还有一个是十圩里。

    “善。”

    秦越人拿出一卷竹简:“木牍的木材涉及一桩大案,里正协助了破案,按照秦律赏赐五百钱,你拿着这卷竹简前往骊山邑的官寺领取赏钱。”

    按照秦律,举报罪犯的头领,赏赐一千五百钱。

    协助破案,提供了头领以外的主犯线索,赏赐一千钱。

    提供从犯的线索,赏赐五百钱。

    弹室外的暴雨渐渐变成了小雨,秦越人拿过来木牍,把竹简塞在里正的手中,带着众人离开了闾里。

    里正呆呆的站在弹室,脑子只有一句话。

    这就获得了五百钱的赏赐!

    等到里正急匆匆追出去,想要把家中仅有的黍酒送给秦越人,闾门外早就没有众人的身影。

    只听雨幕传出一句话。

    “先去一趟邮室!”

    ——————————

    注1:秦简记载,冒领口粮或公款吃喝者更会被严惩。例如,官吏若在亭舍冒领口粮宴请他人,即构成公款吃喝罪,面临流放或罚甲。

    秦朝将官吏在百姓家吃喝视为动摇统治根基的大罪,其立法逻辑体现了法家‘以刑去刑’的治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