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把这件事告诉长公子。”

    赵亥心惊肉跳的说道:“骊山陵的正门真要被桑木烧了,再加上阴谋家的推波助澜,容易让人联想到长公子扶苏毁了大秦。”

    “长公子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等到长公子被圈禁,没了扶苏的袒护,兄长很快就会被赵高、胡亥派人抓走,遭到酷刑折磨死。”

    秦越人听到这话,困惑的看了一眼赵亥,一度怀疑他也是穿越者。

    因为赵亥过于了解赵高、胡亥了。

    赵高、胡亥现在的形象,与彻底掌权以后,是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赵高是一个精通秦律的公正文法吏形象。

    胡亥更是表现的俭朴,一副明君的形象,骗过了所有人,就连秦始皇都被骗了。

    只有秦越人知道赵高是个奸诈的阴谋家,小肚鸡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得罪他的人。

    胡亥是个昏庸、只图享乐的亡国之君,喜欢用酷刑折磨反对他的人。

    无论是阴险狡诈的赵高,还是性情暴虐的胡亥。

    不会放过秦越人!

    只有秦越人心里清楚。

    偏偏赵亥说出了赵高、胡亥埋藏在心底的真面目。

    赵亥的身份更加神秘了。

    “额......”

    赵亥瞧见了秦越人的疑惑,讪笑一声说道:“我的意思是说,应该尽快通知长公子,安排秦军埋伏在骊山陵附近,抓到意图火烧骊山陵的贼人。”

    “不可!”

    一直很少说出自己意见的吴广,突然反对了赵亥的提议,那张标准的底层黔首脸庞,露出几分野心勃勃。

    “如果扶苏安排蒙恬或者章邯过去抓人,最后分到功劳的人就是蒙恬、章邯,兄长不过分到一个协助的功劳。”

    “如果是兄长带人抓走了幕后的主使,全部的功劳只属于兄长一个人。”

    吴广紧握双拳,表现出一种只有底层人才能理解的急功近利。

    “兄长!对于我们这些底层人来说,出人头地的机会极少,一旦出现了就要死死的抓在手中!”

    “善!”

    这句话说到了英布的心坎:“兄长是狱曹令史,能够驱使全县的狱吏,出门查案却没有带着一人,就是被盈论逼的,抓捕刑徒的过程中,但凡死了一个人,就要多补一个斩首一级。”

    “我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就是为了往上爬,拼了命的往上爬!这次的机会不能放过!”

    “然!”

    秦越人郑重点头了:“抓到一个邮佐,只是个小鱼小虾,最多加劳一个月,只有抓到了火烧骊山陵的人,才能算是一桩大案!”

    秦朝奖励官员的方式。

    叫做加劳。

    劳相当于工作时间。

    秦朝的官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可以积累劳,也就是一个人的功绩,用于抵消过失或晋升。

    加劳越多,功绩就越高。

    秦律规定,养牛的官吏如果成绩突出,可以加劳三十天。

    秦越人只是带着邮佐回去复命,折腾这么长时间,又与一伙贼人搏命厮杀,最后的功绩和养牛官员差不多。

    当然,这与秦朝重视耕战的农耕,重视养牛有关。

    不过,秦越人不甘心只是加劳三十天。

    “妖言案是一桩大案。”

    做事瞻前顾后的赵亥,也被说动了,咬牙道:“案子再大,最后也是根据兄长的贡献,进行加劳。”

    “如果蒙恬、章邯参与进来,兄长很难获得破获‘微难狱’的加劳。”

    微难狱是大案的意思。

    按照秦律,只要破获了微难狱。

    加劳数月!

    只要加劳一年,就相当于斩首三十三级,积攒了四级不更晋升五级大夫的功绩。

    “另外。”

    赵亥郑重的说道:“如果微难狱是一桩很大的案子,甚至有可能直接加劳一年!”

    特殊情况下,一桩大案就能直接加劳一年。

    妖言案涉及长公子扶苏。

    就是特例!

    秦越人呼吸粗重了:“俗话说,钱财动人心,对于男人来说,升官掌握更大的权力,比起钱财更动人心。”

    “啪!”

    秦越人的手掌,重重的拍在矮脚案几上,只说了一句话。

    “干了!”

    “哈哈!”

    众人大笑,一个个热血沸腾,开始为抓捕火烧骊山陵的人做准备。

    “不过......”

    秦越人的心情激荡过后,很快又出现了一个法医的心思缜密:“幕后的人敢去骊山陵火烧陵墓门阙,肯定携带了大批贼人,不能轻视他们。”

    “英布调遣数十名县卒,就在附近的乡亭等待,一旦出现了危机,不要在乎死人了,赶紧过去搬救兵。”

    项庄看着紧密安排一切的秦越人,恍惚了,有种难以言明的错觉。

    恍惚间,秦越人不是一个底层出身的黔首。

    更像是秦国世代打仗的军贵族。

    做事过于井井有条了。

    秦越人转头看向了项庄,郑重的说道:“又要麻烦公子,跟着一起涉险了。”

    项庄握紧了楚剑:“我项庄如果不去,就成了一个不讲义气的人,令史尽管安排,我也听从你的调遣。”

    “哈哈。”

    秦越人大笑了一声。

    “大善!”

    ——————————

    注1:加劳的数据,来自于秦朝的《军爵律》与《中劳律》。

    秦朝官员的‘加劳’制度是其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环节,通过量化官员的政绩、军功或日常履职表现,积累‘劳’的积分以换取晋升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