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邮佐!”
秦越人看到冒着寒光的弩箭,头皮发麻,急中生智的说道:“别放箭,我们是来自鸿门乡邮室的人,按照贵人的意思,书写了大量流言,散播到咸阳一带。”
“邮佐?”
驷车的贵人皱眉道:“只是让你们散播流言,火烧阙门的事没有让你们参与,过来作甚。”
贵人想了想,倒是也能理解。
估计是想获得更多的好处。
一个字。
贪。
“簪袅平。”
贵人发话了:“放他们过来,我正好有事想要询问,一车的木牍流言准备多少了。”
他没有只凭借一句话,就相信了秦越人。
作为一个善于蛊惑人心的人。
疑心病很重,经常怀疑身边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他是轻车、他是引强、这人是我的弟弟无咎。”
秦越人早就摸清了邮佐的底细,一个个介绍了身边的人,全是邮佐的亲信名字。
“嘿嘿,我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给贵人办了一件大事,贵人还没说到底是奉了咸阳城哪位公子的命令。”
诬陷长公子扶苏的人。
只会是另一位宗室公子。
贵人只是见过邮佐几面,对于邮佐的了解还不如秦越人,听到他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亲信。
贵人放心的点了点头:“我不是咸阳的贵族,身份和你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黔首......”
秦越人没有心思听他说话,看了一眼英布,递过去一个凶狠的眼神。
只要接近了驷车,立即抓住跪坐在车厢内的贼首!
众人距离驷车越来越近。
秦越人、英布屏住了呼吸,紧紧握着兵器,已经做好了出手的准备。
“我叫卢生。”
卢生穿着一件宽大的绀色深衣:“燕人,这次散播流言和火烧阙门,就像你猜测的一样,其实是给一位宗室公子做事。”
卢生?
秦越人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散播流言的幕后主使竟然是与徐福齐名的卢生。
算是专业对口了。
就是卢生带回来‘亡秦者/胡’的预言。
“别急。”
秦越人扯住了英布的袖子,示意他不着急动手了:“你穿着蓝色的深衣,的确是燕人,不过,燕人怎会给秦国的宗室公子做事?”
“我不记得哪位公子是燕国公主所生。”
战国七雄根据各国的五德不同,服饰的颜色不同,凭借服饰的颜色,可以清楚分辨出来是哪国人。
绀色是蓝色。
燕国崇尚水德,认为水德灭火,可以取代周朝。
周朝是火德,所以燕国的国君确定了水德。
燕国人的服饰是以绀色,也就是蓝色为主。
“不是燕国公主的儿子,是胡......”
卢生差点被套话,急忙中断了说话声:“你别问了,只要办成这件事,少不了你的好处,瞧见那个簪袅平了吗,就是来自咸阳的秦军屯长。”
不是秦军,也没办法带过来二十架秦弩。
簪袅平过来的原因,一是帮着卢生做事,二来也有监视他的意思。
比起散播流言的卢生。
担任监军的簪袅平,才是真正主导一切的关键人物。
秦越人暗暗庆幸,没有动手抓卢生,不然,还会受到二三十名游侠儿和数百名赤帻黔首的围攻。
真正要抓的贼首有两个。
一个是卢生。
另外一个是簪袅平。
秦越人立即暗示了英布,靠近簪袅平,把他也抓了。
“胡?”
秦越人瞬间联想到了一个人,靠近驷车,低声道:“难道说是胡亥?如此说来,安排你散播流言的人应该是中车府令赵高。”
他说话的同时,余光一直在注意英布的动向。
就在英布靠近簪袅平的一瞬间。
“动手!”
秦越人大喝了一声,手中的黄歇剑横在了卢生的脖子上:“我是骊山邑的狱曹令史!奉命过来抓捕散播妖言的贼人!”
“砰!”
英布出手果断,铜殳砸在簪袅平的胸口,当场把青铜胸甲砸的凹陷进去。
“啊!”
簪袅平惨叫一声,躺在了地面,嘴里不停的往外喷血。
铜殳是铜锤,正常的古代兵器铜锤没有几百斤重,几十斤都没有,正常只有一两斤重。
即便是一两斤的铜殳,也是非常克制重甲的兵器。
铜殳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克制重甲。
剑、矛刺在重甲上,只会溅起一道火星子,刺不穿重甲。
铜殳只要砸在重甲上,穿戴重甲的人不会受到外伤,却会受到更严重的内伤。
古代,外伤还有愈合的可能,内伤导致肋骨断裂、内脏出血,只有死路一条了。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内伤永远比外伤严重。
英布力气很大,使用的铜殳重达三斤,一锤子就砸的簪袅平没有了抵抗力。
三斤铜殳,相当于石材厂需要双手握着砸石头的大铁锤。
石头都能被砸烂,何况是一个血肉做的人。
“别杀我!”
卢生当场就怂了,急忙说道:“我认罪,愿意被关进牢狱,接受秦律的审判,令史拿着剑的手慢一点,千万别抖,碰到了我的脖子。”
卢生怂的太快了。
快到秦越人都诧异了。
“你这就认输了,难道不反抗,叫喊着杀了我,来一个舍身取义?”
“令史说笑了。”
卢生讪笑一声说道:“我和胡亥、赵高非亲非故,只不过是个拿钱做事的方士,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小命,舍命帮着胡亥、赵高达成他们的目的。”
额......
秦越人噎住了。
按照现代人的话说,卢生的意思很简单。
卢生只是一个打工人牛马,拿钱上班,凭什么为了老板玩命。
秦越人点了点头:“你把黔首叫过来,停止火烧骊山陵的阙门。”
——————————
注1:楚国虽然是土德,早期一直是火德,崇尚祝融,所以楚国的服饰以红色为主。
注2:古代武将使用的铜锤,不会像李元霸那样几百斤重,完全不可能,正常来说只有一两斤重。
1974年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两件青铜殳,实测重量分别为 0.176千克(长10.6厘米,直径2.5厘米)0.220千克(长10.5厘米)。
已经够用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的榔头,也就是铁锤砸在身上的感觉。
1985年甘肃恭门镇白起堡遗址出土的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全长43厘米,重1.5公斤(含铁质长柄和青铜殳头)。
这种重达三斤的铁锤,已经是石材厂大锤的级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