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剑指金陵:乱世权谋 > 第一百零二章  双泉坞的商议:卫忠的计划
    卫忠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战况。铁戟军的士卒们虽然入伍前都是些普通百姓,但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养成了极强的服从性。每个小队都按照预定的战术行动,配合默契。

    木门在斧头的劈砍下摇摇欲坠,攻城梯也架了上去。城头的守军拼命反抗,投掷石块、木棍,甚至滚木。但在装备和训练的巨大差距下,很快就被压制。

    卫忠见状,取下背上的铁胎弓。这把弓是他特意定制的,虽然不如神臂弓那般威力惊人,但胜在便于携带。

    “嗖!嗖!嗖!”

    三箭连发,城头上三名身穿铁甲的敌军精锐应声倒地。这一手箭术立刻震慑了守军,城头的抵抗明显减弱。

    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虽然铁戟军也有伤亡,但随着士气的提升,攻势越发凶猛。

    “轰!”

    寨门终于倒塌,欢呼声响彻山谷。

    铁三立即下令全军冲锋。士兵们蜂拥而入,但并没有失去秩序,仍然保持着战斗队形。

    卫忠微微皱眉,示意孙守信带领训武营在外列阵,以防不测。这种时候最容易出现意外,他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短短几个回合后,战斗便宣告结束。山寨内的贼人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只有少数人趁乱逃入山林。

    “卫师,我们成功击毙了四十多名敌军,俘虏六十二人,我方阵亡十二人,受伤十人。”铁三前来复命,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

    “处理好伤亡将士,开始统计战利品和清查被俘人员。”卫忠淡淡地说道,“让人仔细搜查,别放过任何角落。”

    随后,他登上最高处的箭楼,目光在这片地形上流连。云中寨的选址并不算好,但稍加改造,就能成为一处绝佳的军事要地。

    三面临沟,北靠玉河,易守难攻。虽然现在只有百来户人家,但扩建之后完全可以容纳上千户。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官道不远,可以控制往来的商路。

    卫忠的目光越发明亮。这里,将是他在长安立足的第一块基石。

    “大人!”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在地窖里发现了不少粮食和财物!”

    卫忠点点头:“清点造册,分给将士们。”

    “还有...”士兵犹豫了一下,“发现了几个被关押的商人和女子。”

    卫忠眉头一皱:“立刻放人,妥善安置。”

    随后,他又补充道:“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可以留在这里。我会重建云中寨,让它成为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夜幕降临,大雪渐停。

    篝火映红了士兵们的脸庞,欢声笑语不断。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值得庆祝。

    卫忠独自站在箭楼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寒风吹散了云雾,露出一轮明月。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一个新的开始正在孕育。

    “寨主在哪?”卫忠策马入寨,目光如电。

    寨中众人面面相觑,有人默默指向墙角那具无头尸体。残阳如血,映照着尸体周围暗红的血迹,空气中还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

    卫忠勒住马缰,居高临下打量着那具尸体。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死得正好,省了他动手。这种小寨子根本不足为虑,百来户人家而已,日后塞进千把幽州流民,自然就被冲淡了。

    寨中百姓战战兢兢地望着这位年轻将军。他们听说过这位将军的威名,知道他曾经一战擒获荆王,是当今陛下亲赐金甲的擎天保驾功臣。

    “大人...我们...”一个老者颤颤巍巍地上前,想要说些什么。

    卫忠抬手制止了他的话,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从今日起,这里不再是贼寨,而是天鹰坞。你们都是大周子民,要安分守己,耕种操练。”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跪地叩首:“谢大人开恩!”

    “铁三!”卫忠突然喊道。

    “属下在!”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快步上前,单膝跪地。

    “从今日起,你就是天鹰坞坞主。率领一至三队及本幢散卒驻守此地,耕种操练两不误。”卫忠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铁三激动得浑身颤抖:“末将领命!定不负大人重托!”

    卫忠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其他将士道:“其他人,跟我下山。”

    “卫师,不吃点东西再走?”铁三赶忙起身,“寨里还有些牲口可以宰了...”

    卫忠笑着摸了摸铁三的脑袋:“留着养着吧。记住,这不是贼寨了,是天鹰坞。你既是铁戟军都尉,又是坞主,要有这个觉悟。”

    说完他翻身上马,毫不拖泥带水地带队离开。身后扬起的尘土在夕阳下形成一道金色的帷幕。

    安平县城就在三十里外,快马加鞭能在天黑前赶到。不过今天他不去县城,要先去双泉坞与韦昂的大军会合。

    一路上,卫忠思绪万千。双泉坞,又叫一合坞,坐落在玉河北岸的高地上。三面悬崖峭壁,只有西面筑有城墙,易守难攻。这样的地形,即便是精锐之师也难以攻下。

    这里的主人是范谦,范远的小儿子。多年来一直在此耕读,静观天下大势。就连刘刚几次路过,也拿这乌龟壳没办法。当然,范谦也很会做人,总是献上不少金银,态度恭敬。再说他也是出身名门望族,刘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行至半途,天色渐暗。远处传来阵阵号角声,那是大军驻扎的信号。卫忠催马加速,很快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军帐。

    营地外,哨兵发现卫忠的身影,立即吹响号角。一时间,整个营地沸腾起来。

    “卫将军来了!”

    “是卫将军!”

    “擎天保驾功臣到!”

    数千将士齐声欢呼,声震山谷。这突如其来的欢呼声,把正在拜会韦昂的范谦吓了一跳。

    范谦站在大帐内,透过帐帘的缝隙望向外面。只见一个身着金甲的年轻将领正策马而来,气势如虹。

    “这位金甲将军是...”范谦转头看向韦昂,眼中带着询问。

    韦昂捋着胡须,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殿中将军卫忠,南海朐人,勇冠三军。”

    “原来是他!”范谦眼前一亮,“可是那位擒获荆王的小将?”

    “正是。陛下亲赐礼服、宝剑、金甲,封为擎天保驾功臣。”韦昂笑道。

    范谦不由多看了几眼这个年轻将领。他大哥范铭曾提过此人,说慕容翔帐下诸将皆平庸,唯独此人凶悍好战,连慕容辰、刘刚都吃过亏。

    此刻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单是这份军心,就非寻常将领可比。看着外面将士们欢呼的场面,范谦心中暗暗盘算。这样一支精锐之师,若是...

    “真乃虎将也。”范谦由衷赞叹,同时小心掩饰着内心的忐忑。

    韦昂意味深长地看了范谦一眼:“若非长安多事,我也不会请他来。”

    多事?

    范谦心头一紧,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他们这些坞堡,哪个没有劫掠过商旅?哪个没有强迫过百姓?若是朝廷认真清查,谁都逃不掉。

    就在这时,卫忠大步走进大帐。他身上的金甲还沾着风尘,却丝毫不减其威势。

    “末将参见大都督。”卫忠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