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菲感到很生气,同时也想不通为什么一向沉稳的学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她实在怕江云舒因此毁掉前途。
虽然江云舒或许可以去别的实验室,但既然能在岐山,为什么要去别的?
余菲看季山雁不说话,有些着急:“老师,您不担心云舒吗?”
“我感觉冯老他一定会记恨云舒的。”
冯杨毕竟在岐山待久了,手下还是有不少向着他的研究员的。
这些研究员或者迫于利益,或者和冯杨臭味相投,总之这些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站在冯杨那边,都不会让江云舒好过。
之前倒还好,云舒毕竟是季老师的学生,那些人明面上不敢太过分,大部分还是气的。
但现在,江云舒算是和冯杨撕破脸了。
余菲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接收到很多人异样的目光。
研究员不好好做研究,干这些勾心斗角的事,难道他们当初费力靠近岐山实验室,就是为了来耍心眼子的吗?
余菲看不上这些人,但她无可奈何。
季山雁放下账本,微微叹口气。
她不知道该感慨自己没看错江云舒,还是该感慨连余菲也担心云舒因为得罪冯杨在实验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没想到岐山实验室的环境已经糟糕到了这个地步。
这和她当初成立实验室的初衷完全相反。
季山雁看向秘书。
秘书接收到季山雁的目光后微微点头,余菲说的是真的。
秘书:“冯杨今年排挤走了两个研究员。”她原本想和季山雁汇报,可那个时候傅开霁病危,季山雁几天不睡觉,贸然汇报也只是让季山雁更加心力憔悴而已。
“那两个研究员都是新来的,因为不愿意投靠冯杨,就被冯杨处处卡权限,最后气愤出走。”
老的研究员很好,冯杨不怎么敢动手,但像这种新来的,又没有背景,要么投靠冯杨一派,要么就只能当个边缘人物。
季山雁气笑了:“好、冯杨可真是好样的。”
几年不管,冯杨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比她想到还要厉害,不但做假账吞钱,还能威胁别的研究员。
她原本以为冯杨还是有底线的,没想到他生于微末,有了地位后,也能干出拉帮结派,欺压普通研究员的事情来。
时间真的会改变一个人,季山雁想起冯杨刚刚进入实验室时候样子,叹气,她还是看错人了。
季山雁看向余菲:“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你先下去吧。”
余菲犹豫了一会:“好。”
她其实更想要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她也知道以冯杨在岐山的地位,不是老师一时半会就能动得了的。
这里面的利益牵扯太复杂了。
门关上。
季山雁靠在椅背上,有些疲惫地揉揉眉心,指着旁边的椅子给秘书说:“你坐吧,总站着也挺累的。”
秘书惶恐:“我站着就好。”
季山雁笑:“和我气什么,你跟了我这么久,连坐一下也不行吗?我请你是希望你帮我处理事情,不是让你来罚站的。”
“坐下吧。”
秘书默然,这会终于答应了:“好。”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会。
季山雁忽然出声:“我还是想把冯杨直接赶走,要不你去发个通知吧,先在大群里发个群公告,然后撤了冯杨管理员的职位,把他的信息从实验室人员名单里删除。”
快、准、狠,直接让冯杨滚出去,没有再进实验室的权限。
季山雁不想再看见这个家伙一眼。
秘书问:“您是担心云舒吗?”
她是知道季总很喜欢江云舒这个孩子的,实验室里有流言说季山雁会把实验室交给江云舒,其实秘书自己也这样想过。
季总做事虽然有的时候很随心所欲,但不是无缘无故的。
季山雁:“……不是,她用不着我担心。”
季山雁没有明说,只说:“如果她想,她现在就可以发一篇SCI。”
现在就能发表一篇SCI?
秘书微微一惊,绞尽脑汁想了想,国际上在SCI上发表论文的作者最年轻是十六岁,江云舒今年几岁,好像也是十六岁?
如果按虚岁算的话,甚至才十五。
她似乎能理解季山雁的偏爱了,毕竟当初季山雁也是因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比其它候选人都突出,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
秘书:“如果云舒的实力很强的的话,您可以等冯杨自己离开,这样对您比较好一些。”
“有您在,冯杨接下来一年里也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继续让他呆在实验室里,他也做不了什么的。”
季山雁想了想。
秘书屏息等待,生怕季山雁还是说出我现在就想把冯杨赶走的话。
她有的时候,对季总的主意真的无可奈何。
过了半分钟,季山雁终于开口:“也行,让他走得颜面扫地应该很有趣。”
秘书先是松口气,接着注意到颜面扫地这四个字。
秘书突然有点好奇:“季总,我能知道冯杨为什么会走得颜面扫地吗?”
虽然和打赌输了走人是很丢人,但还不至于称得上颜面扫地吧?季总应该不会在这方面夸张。
季山雁反问:“你知道云舒在研究的东西是什么吗?”
秘书摇头:“我不知道。”
季山雁:“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东西。”
秘书瞪大了眼睛。
很多研究都会改变世界,虽然有的大有的小,大部分也只是让世界很小地往前走了一步,甚至是几乎不可见的进度。
但秘书敢肯定,季山雁说的绝不是这么一小步,因为季山雁本身是一个眼光很高的人。
季山雁继续说:“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这件事不太容易。”可云舒既然选了这条路,她作为老师,当然也只能支持。
连季总都说不容易那看来是真的很不容易了。
秘书看出季山雁没有多透露的意思,不再询问,笑着说:“时间其实还有,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方向对了,结果很快就能出来。
有的时候,做研究很多是在走弯路,但弯路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便用排除法,在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也能把正确的路找出来。
季山雁想,自己是时候再关心一下学生的研究进度了。
材料一批一批报上来,从越来越少的分类来看,云舒应该有了大致的思路,只是不知道她的思路具体到了哪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