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39章 极端天气,脱颖而出
    方唯首先消耗了一亿点点数,升级了种植区,接下来就是升级育林采摘区和主宅,一共消耗了3亿点点数。

    归属(临时)土地→农田→种植区

    区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3000万亩)

    区域等级:(16级,0\5亿)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产增收

    在此区域内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160%(80%),育种遗传稳定性+1,品种异变+1,口感+1

    总点数:774764680点。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采摘区

    区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7500万亩)

    区域等级:(16级,0\5亿)

    区域属性:辨别、探查、加速、强壮、高抗性、高品质。

    在此区域内育林采摘,全属性额外增加80%,属性翻倍+1。

    总点数:674764680点。

    归属设施→生活设施→主宅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坚固、耐久、凝神、静气、旺主人

    在此建筑内生活,全属性额外增加160%,气运+1,抗衰老+1

    总点数:574764680点。

    升级完三个区域(设施),方唯刷出来了一个大礼包,是种植区的口感+1。这也意味着凡是在种植区域内种植的作物,口感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这可是一个大惊喜,比如像现在市面上的杂交水稻,最大的缺点就是口感不是很好。

    有了这个另外的加成作用,不管是各种稻种还是其他的经济作物,口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一个明显提升。

    “现在看你们拿什么和我斗?”

    方唯不禁笑出了声,之前他被低价稻种搞得不胜其烦,现在他又多了几成胜算。

    匆匆数日。

    春播工作拉开了序幕,合作社加上育种中心一共有12万亩水田,其中,6万亩用来培育南光三号稻种、另外6万亩用来培育农优76稻种。

    旱田坡地这一季会尝试培育高产大豆的种子,第二季会种植各种辣椒,第三季会培育各种优质高产的蔬菜的种子。

    越冬作物会种植油菜新品种,以榨油为主,留一些种子继续培育。

    目前市场上的黄豆种子和花生种子接近饱和,今年暂时停止培育,来年根据市场行情再进行研判。

    农机大队开始使用机械翻地,休整了一冬天的土地焕发了生机。不过土地里有不少害虫虫卵和细菌病毒,晒一晒田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就能保证种植的安全。

    具体的生产安排由赵金生负责,方唯自己开车在各大队转悠,检查春耕工作的完成情况。

    稍后,合作社提前开始播种,比其他公社要提早大半个月。

    社里早就实行了集中育秧,育秧基地为全封闭的,基本上实现了恒温恒湿,可以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今年春天的倒春寒还挺利害,突如其来的寒流让人防不胜防。

    “三哥,我们去给斌斌送几件衣服过去吧,孩子带的衣服不够。”

    突然变化的天气,让盘莲花很担心,担心孩子着凉感冒。

    方唯二话不说就拉着婆娘去了县里,此时斌斌正在上晚自习,好一会才从学校里走了出来。

    盘莲花把一包衣服给了儿子,又叮嘱了一番才和男人返回了家中。有车就是方便,一来一回也就花了个把小时。

    第二天。

    县里召开了防灾减灾工作会议,赵金生去参加了会议。

    回来后他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来办公室找方唯的时候,脸上一点笑模样都没有。

    “支书,今年恐怕又是一个灾年。虽然不会影响咱们的生产计划,但对各公社的冲击比较大,未来恐怕会影响社里的稻种销售。”

    极端天气覆盖了本县以及若干个临县,而这些地区都是南光三号稻种的主要销售地区。

    而今年全省的气候都很不稳定,可能对多数人来说,今年的日子都不好过。

    “暂时也顾不上销售的事情,能顺利把春播工作完成就已经烧了高香。”

    方唯无奈的摇了摇头,在自然灾害面前他同样无能为力。

    今年省内很多地方的播种看来都要推迟了,搞不好夏收还会出现减产。合作社有意把育秧的时间拉长,要不然气候不合适就插秧,说不定就会出现大问题。

    方唯倒不是很担心,南光三号和农优76稻种的抗性很高,适应能力极强,即便是气温偏低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变化的问题。

    时间匆匆。

    寒流算是过去了,但气温比往年偏低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个时候已经比往年播种的时间晚了,有些地区就咬牙开始播种、催芽、育秧,再晚的话真不赶趟了。

    “支书,咱们的育秧工作基本结束,可现在的温度不适宜,真头疼啊。”

    赵金生也很犹豫,不知道现在该不该插秧。

    但秧苗也不可能一直放在育秧基地,自然生长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延迟的太久同样会有损失。

    “别想那么多了,咱们今年可真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不能再等了,三天后,各大队开始统一插秧。”

    方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再等下去就是人为造成的损失,没有意义。

    于是他让赵金生组织好大家,三天后合作社开始全面插秧,农机大队的插秧机全部出动,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好的,我马上就去安排。”

    赵金生虽然还有点担心,但他更相信方唯的判断、

    所以他赶紧召集各大队的队长开会,布置插秧的任务,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

    合作社开始插秧,其他公社才全面开始播种育秧,时间上差了很多。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夏收会延迟30天到45天左右,即便没有减产,但却会进一步延迟夏种的时间。

    因此,今年秋收所有受灾的地区,粮食都会大面积的减产。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顺利的完成了插秧工作,而瑶寨因为没有集中育秧的设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育秧的工作。

    方唯倒不是很着急,他随后开车上了山,特意调整了一下属性值,从而激发了秧苗的快速生长。

    半个月之后。

    瑶寨也开始插秧,要是不出意外,寨里勉强能赶上两季的农时。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金手指的优越性来了,方唯只要调整一下属性值,就万事大吉。要不然之前他为什么不慌不忙呢?就是因为心里底气。

    “三哥,今年的稻种种子真没问题?”

    “真没问题,你就放心吧。咱们虽然晚了一点,但时间上还来得及,不必多想。”

    王松林的心里还是有点慌乱,直到方唯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他才踏实下来。

    “三哥,晚上去我那里喝酒,住一夜再回去。”

    王松林放下了担心,便拉着方唯去家里喝酒。

    这会儿还没有到下午下班时间,方唯便给盘莲花打了电话,说了自己的安排。

    盘莲花也让他子啊山上住一晚,通往瑶寨的盘山路比较险峻,喝了酒又是夜晚,开车不安全。当然,现在还没有酒驾一说,主要是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负责。

    挂了电话,方唯便去了王松林的家里。

    “松林,你买了电视机啊?”

    方唯刚坐下就看到了摆在显眼位置的一台电视机,便笑着问了一句。

    “是啊,我这个是国产的12寸黑白电视机,花了将近500块钱。没办法,婆娘和孩子天天吵着要看电视,我就买了一台。”

    王松林一边回应,一边打开了电视机。

    现在的家电产品可真不便宜,这么一台电视机就要460元,相当于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不过王松林的收入还是不错的,花这些钱对他来讲基本上没啥压力。

    他婆娘很快端上来了几个菜,王松林开了一瓶白酒,和方唯慢悠悠的喝着。

    寨子里的人对于如今的生活都很满意,他基本上没啥压力,小日子过的很舒心。

    两人边喝边聊,一直到差不多十点钟,才结束了战斗。

    方唯回到阿公的房子睡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就返回了社里。

    临近中午的时候,黄志刚一行人来到了合作社,视察春播工作的情况。这段时间他简直是夜不能寐,全县都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了插秧的时间。

    比往年整整晚了一个半月。

    他这些天走了很多公社,情况不容乐观。

    但当他来到合作社却发现,社里的春播压根没受影响,插秧工作早已结束,看起来生长的还不错。

    “方支书,要是各个公社都能像你们一样,我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黄志刚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其实也知道瑶岭公社的成功经验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瑶岭公社各大队并没有分田到户,而是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凭借方唯的育种技术优势以及各大队的雄厚积累,在成立了合作社之后,发展的越来越快。

    比如像集中育秧,谁都知道是好事。可建设育秧基地需要投入一大笔钱,县里拿不出来,各个公社更拿不出来。

    所以在今年的极端天气下,各公社都吃了大亏,毕竟露天育秧受到天气的制约太明显。

    “黄主任,其实情况也不见得会那么坏。我对南光三号稻种很有信心,这款稻种的抗性很高,就算是天气不好,出苗率也不见得低多少。”

    方唯宽慰了对方两句,随后离开了农田。

    他本来想留黄志刚一行人在食堂吃饭的,可对方还要赶到前进公社去,他也只能作罢。

    过了一段时间,赵金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说各个公社的育秧时间比预计提前了不少,如今不少地方都已经完成了插秧工作。

    这就是高抗性稻种的好处,对于环境和气温的适应性极强,所以才会创造奇迹。

    “我也打听了一下,外县的一些地方种植了其他的低价稻种,育秧的情况很糟糕,插秧还不知道会推后多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今年的极端天气下,南光三号的表现极为突出。

    正常年份可能看不到这些闪光点,但经过这一次,让很多人都重新认识了这款稻种。以前觉得人家的稻种贵,现在才发现贵有贵的道理。

    方唯笑着点点头,一次意外,反而带火了南光三号。以后经过口碑发酵,南光三号说不定能迎来一个爆发期。

    “老赵,运输队最近的情况怎么样?”

    毕竟有很多地方受了灾,方唯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起了运输队的事情。

    “运输队现在可忙了,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不是提倡开放搞活嘛,对运输的需求直线上升,咱们这10辆卡车根本不够用。”

    赵金生建议社里在多买几辆卡车,农机大队有卡车驾驶证的人就有30多个,根本不缺司机。

    方唯觉得可行,随后和大家一商量,又购进了20辆卡车和4辆吉普车。

    各位理事整天也很忙,经常要跑来跑去的,之前的两辆吉普车根本不够用。

    过了没多久,20辆卡车和4辆吉普车就买回来了,卡车直接给了运输队,运输队的运力突然暴增,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天上午。

    黄志刚等人又到合作社来了一趟。

    “方支书,还是你说得对,由于全县的农户基本上都种植了南光三号,在一次的特殊情况中,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

    育秧的出苗率和往年相比差不多,插秧之后,禾苗的生长情况也很不错,估计夏收不会延迟太久,勉强能赶上夏种的时节。”

    上一次黄志刚来到社里,可以说是垂头丧气的。

    但这一次对方的情绪却很高昂,今年只要不出现粮食减产的情况就算胜利,他的腰杆子又挺直了。

    方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说啥都不合适,反倒不如闭口不言。

    黄志刚等人去各大队看了看,中午在一大队食堂吃了午饭。吃过饭,他喊上方唯去外面走了走,实际上就是想单独说几句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