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王政二十六年,四月上旬,春耕已过,骊山的天气逐渐炎热。
又到了发放夏衣的日子。
秦越人前往中校令司马欣所在的积库,领来了工室的夏衣,放给管账的赵亥,分发给工室的匠人。
大褐衣一件,用粗麻十八斤,值六十钱。
中褐衣一件,用粗麻十四斤,值四十六钱。
小褐衣一件,用粗麻十一斤,值三十六钱。
夏衣一件件发放了下去,轮到隶臣黥夫,却变了情况。
“缴纳五十五钱?”
黥夫瞪着眼说道:“你们领取了夏衣,不需要一枚半两钱,怎么到了我却要缴纳将近两石粟米的钱!”
他一脸的愤懑,很不服气,更不想缴纳半两钱。
“你是隶臣。”
赵亥打趣道:“按照秦律,不会给刑徒、隶臣妾无偿提供夏衣,不想缴纳半两钱也行,那就用徭役来付钱。”
秦朝的罪犯没有任何人权。
一旦犯罪了,不会关在牢房内好吃好喝的伺候,只会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
不会免费提供囚服,需要花钱去买。
刑徒、隶臣妾如果没钱,就折算成徭役,也就是加长服刑时间,或者加大工作量,支付夏衣钱。
“乃公早晚也会有爵位。”
黥夫听到折算成徭役,只能掏出半两钱扔给了赵亥,不忿的说道:“秦律着实不把刑徒当人,衣食住行都要压榨一遍。”
“呵呵。”
秦越人轻笑了一声,正在对着一个装着清水的铁釜,整理好首服:“别抱怨了,今天是前往中校令汇报账本的日子,快些整理好衣服。”
黥夫、吴广、赵亥看着秦越人的三级簪袅服装,全部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尤其是秦越人正在摆正位置的首服。
首服就是帽子的意思。
秦朝非常重视发髻和帽子的装饰,所以服装有一个单独的首服品类。
底层庶民被叫做黔首的原因,只能用黑布包着脑袋,黔有黑色的意思。
一级公士只能佩戴小帽。
二级上造用粗布头巾。
只有到了三级簪袅,才能佩戴单版布冠,也就是兵马俑脑袋上像个屋檐一样的小冠,前面有一块木板。
还有两条颊带,从单版布冠伸到双颊,系在颔下,带尾垂于颈前。
单版布冠整天是鲜明的朱红色。
看起来非常的醒目。
“不错。”
秦越人摆正了单版布冠,又在长襦外面披挂了铜制胸甲,很满意自己的样子:“有些兵马俑军官的样子,不再是普通的小卒子。”
他走到工室的闾门口,三级簪袅乘坐的座驾也变了。
不再是简陋的牛车。
而是一辆轻便的单马轺车。
秦越人终于坐上了六国贵族才能乘坐的轺车,在秦国只需要达到一定的军功爵,就算是世代贫农的出身,也能乘坐轺车。
秦国不看出身,只看军功,一切讲究公平两个字。
“驾!”
秦越人乘坐着单马轺车,朝着中校令的官寺前进,一路上引来很多人的瞩目。
男刑徒看着鲜明的红色单版布冠,还有单马轺车,眼中充满了羡慕,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佩戴版冠,乘坐轺车。
女刑徒看向秦越人的目光,更多是渴望,迫切希冀秦越人把她们带回去,就能脱离繁重的徭役。
三级簪袅在男、女刑徒眼中,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工室打造的铜马车,每个月都要按时汇报,把各种账本汇总给中校令。
秦朝的考核制度非常完善,不像以后的朝代,很多账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动不动就火烧账本、火烧粮仓。
秦越人时不时伸出手抚摸红色的单版布冠,对于三级簪袅的首服,感到了新鲜又新奇。
直到回了工室,秦越人还是忍不住站在清水旁边,照了照自己佩戴单版布冠的样子。
“用饭了。”
一名隶臣端进来三级簪袅的饭食,放在食案上,咽了咽口水,慢慢退了出去。
“三级簪袅的饮食标准真不错。”
秦越人看着食案上的饭食,更加满意,频频点头:“比起一级公士、二级上造好多了,最重要的是主食从粗米换成了精米。”
食案上,摆放着一大碗精米,酱半升,菜羹一盘。
精米经过繁重的舂米,已经去除大部分的外壳,吃起来不再粗粝,有种硬涩感。
精米的口感非常接近后世的白米白面。
二级上造吴广、赵亥依旧只能吃着粗米,羡慕看着秦越人面前的精米,时不时咽了咽口水。
“你发现群盗的踪迹了吗?”
秦越人用过饭食,就有隶臣走进来收拾,走出去巡视工室,问出了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只有立下功劳,才能进一步提升爵位。”
他晋升了三级簪袅,距离四级不更,只剩下最后一级。
提升爵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军功。
生捕群盗是众人目前获得爵位的唯一途径。
吴广、赵亥扭头看向了黥夫,目光灼灼,希望从他口中听到一个好消息。
“不曾。”
黥夫郁闷的说道:“骊山一带的群盗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我和隗季先后被抓以后,群盗全部躲藏起来,很多天没有露面。”
他一拳砸在了闾门的门框上:“可恨,过去不想见那些群盗,整天跑到我面前献殷勤,现在想见了,却又一个都找不到。”
一直找不到骊山的群盗,黥夫就没法立功。
更不能用赐爵一级的功劳抵罪,从隶臣变成普通的无罪黔首。
秦越人的心情不免焦躁几分。
现在已经是四月,距离年底的殉葬不剩多长时间,需要尽快晋升到四级不更。
找不到群盗。
只能借着帮助腾查案立功。
偏偏查案的机会不是一直都有。
主动出击,生捕了群盗,是他唯一的出路。
“嗯?”
黥夫站在闾门口,又要找个借口出去寻找群盗的影子,却看见门口的路边上掉了一个类似头套的发髻。
他弯下腰,伸手去捡起来发髻。
“等一下!”
“且慢!”
秦越人、赵亥看见他捡起来发髻的动作,脸色骤变,急忙伸出手拉住了黥夫的手臂。
“这发髻!不能捡!”
——————————
注1:发夏衣的资料,来自于秦律十八种。